【看中國2022年6月24日訊】當前的中國,消費依舊低迷,4-5月社會零售額分別同比下滑11%和7%。
就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說,出口取決於外需,基建取決於財政,消費取決於民眾。當需要拉動經濟增長時,基建的能動性和可控性最強,財政發力即可,而消費則常有「牽馬到河易、強馬飲水難」之感,缺乏立竿見影的抓手。
當政策端希望刺激消費時,消費者通常基於種種原因希望減少支出、增加儲蓄,消費意願不高。當消費者捂緊錢袋子,刺激政策常有隔靴搔痒之感,難以立竿見影出效果。基於同樣的原因,3月以來疫情得到控制後,消費數據環比復甦,但大家期待的報復性消費並未如期而至。
消費已過「至暗時刻」
通常,我們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作為消費熱度的表徵。2022年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改善,但依舊疲態盡顯。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用於統計非生產經營用的實物商品銷售金額和提供餐飲服務的收入總額,典型如汽車、家電家居、3C、食品餐飲、服裝珠寶等,不包括虛擬商品和醫療、教育、文化娛樂等服務性消費支出。另外,房地產銷售單獨統計,也不在該指標統計範圍內。
以疫情之前2019年的數據來看,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8萬億元,其中,餐飲收入佔比11.45%,商品零售佔比89.44%。就商品銷售而言,限額以上企業(年銷售額不低於500萬元,且從業人數不低於60人)銷售佔比34%,限額以下佔比66%。
從限額以上商品結構來看,汽車類佔比最高,達28.4%;其次是糧油食品飲料菸酒,佔比14.8%;石油及製品(14.5%)、服裝鞋帽針紡織品(9.8%)、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6.6%)依此居後。
從限額以上消費結構來看,糧油食品飲料菸酒、服裝鞋帽針紡織品、石油及製品、日用品、中西藥品等均屬於必需消費品,需求穩定,不需額外刺激。相比之下,汽車、家電等耐用消費品常常被推遲購買,需求波動較大,故而同疫情之下受損嚴重的餐飲消費一道,屢屢成為政策促消費的抓手。據統計,今年3月份以來各地出臺的促消費政策和發放的消費券中,餐飲、汽車、家電出現的次數均在50%以上。
就2022年數據來看,受疫情影響,4月和5月社零銷售額分別同比下滑11.1%和6.7%,5月數據環比修復,但仍未回正。
從細項數據來看,餐飲的大幅下滑是重要拖累項,商品銷售中,除家電外均有明顯的改善。家電的低迷與地產銷售低迷有較大關係。其中,菸酒、食品、飲料等必需品維持在景氣區間,增速均在10%左右;化妝品增速回正(-2.1%→4.5%),汽車銷量環比增長30%,同比仍為負增長(-8.2%→-3.0%)。從渠道結構看,隨著物流的修復,5月線上消費增速回正(-10.2%→2.9%),1-5月線上零售額佔比24.9%,處於近年來的高位。
結合電商平臺618數據來看(5月31日20點-6月18日24點),洗護清潔、方便速食等必需品銷售額同比增長33.7%和27.5%,實現強勁復甦;運動戶外、糧油調味等同比增長9%左右;美妝護膚、香水彩妝則同比下跌18.9%和22.1%。必選消費依舊堅韌,非必選消費依然乏力。
可以預見,隨著疫情進入常態化管理新階段,餐飲消費將於6月明顯修復;家電消費也將於盛夏旺季迎來需求回補,且會隨著地產銷售回暖而趨勢性好轉;在全國範圍內購置稅減免政策刺激下,汽車銷售回正也不是難事;……
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而言,6月份預計將環比明顯改善。在這個意義上,消費已過「至暗時刻」。
報復性消費落空了
觸底反彈並不等於回歸常態。消費的復甦,更多地是疫情壓制解除後的反彈回補,「至暗時刻」已過,但市場期待的「報復性反彈」並未如約而至。
通常來說,因消費場景消失造成的消費下滑會隨著消費場景恢復而復甦,典型如餐飲消費,隨著堂食的恢復,餐飲業收入會有明顯改善,旅行出遊和其他線下聚集性消費場景均是如此。但改善幅度難以回到常態水平,因為消費信心的恢復很難一蹴而就。
消費信心主要受就業、收入等因素影響,作用於消費者的消費傾向。消費信心與消費者預期密切相關,預期扭轉需要時間。現階段,因疫情引發的工作穩定性下降是影響居民消費信心的核心變數。
本輪疫情發生後,根據官方數據,4月和5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6.1%和5.9%,處於近年來的相對高點;而16-25歲年輕人失業率分別為18.2%和18.4%,處於較高位置。年輕人失業率的居高不下,表明經濟創造新增就業的能力下降,就業人群也面臨降薪或解雇風險,消費信心迅速下滑。
只要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其對中低收入人群相對密集就業的服務業的潛在威脅就持續存在,居民的就業和收入信心難以恢復,「多儲蓄、少花錢」的傾向就很難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