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摩擦性失業」成了網絡討論熱詞。(圖片來源: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7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黎小葵綜合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betway体育手机网 數據,中國6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為 5.5%。其中16至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19.3%,相比5月上升 0.9個百分點,是自2018年1月該指標公佈以來的最高紀錄。一時間,「摩擦性失業」成了網絡討論熱詞。
年輕人「摩擦性失業」成熱詞
《中國新聞周刊》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15日在發佈會上稱,「青年群體初次進入勞動市場,普遍面臨摩擦性失業困境」。一時間,關於「摩擦性失業」的說法引起民間熱議。
一般認為,和談論較多的結構性失業相比,摩擦性失業的持續時間「比較短,是暫時的」。摩擦性失業越來越普遍,是因為青年人出於對未來較高的預期,因而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在勞動力市場中搜尋滿意的崗位。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盧鋒分析,中國16至24歲青年求職群體絕大部分是各類學校畢業生,這意味著勞動供給或崗位需求在畢業季前後密集增加,對青年就業造成「洩洪效應」壓力。
報導提到,但自疫情爆發 3 年來,旅遊業創造的大量就業機會正在流失。全聯旅遊業商會等機構指出,旅遊從業者目前穩定就業僅佔13.8%,失業比重高達68.1%,六成以上的從業人員失業時間已超過1年。
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勞動與就業研究室主任曲玥分析,小微企業近期「少招人」,一方面因疫情期間經營困難,另方面也因疫情反復導致市場主體對未來預期不穩,不敢放開手腳、積極恢復生產活力。
一位從業6年多的科技互聯網公司 HR(人資)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以往每年校招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大廠,今年則是和考研、考公搶人才。另據前程無憂發佈的《2021中國重點大學應屆畢業生求職狀況報告》,疫情不確定性讓更多畢業生產生求穩心理,受訪的21或985高校畢業生中,近八成學生將「最願意工作的企業」首選投給了國有企業。
不過,據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盧鋒估算,今年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能提供的就業崗位佔比約20%。
甚麼是摩擦性失業?陸經濟專家解答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15日公佈的數據,6月份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5%。其中16至24 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 19.3%,這意味著,每5個年輕人中,就有1個人失業。
那麼到底甚麼是「摩擦性失業」呢? 「摩擦性失業」是指由於各種原因,一些人需要在不同工作中轉換、等待轉業而產生失業現象。比如,一些人搬到一座新城市後需要尋找工作,這段時間就是處於「摩擦性失業」。
《新京報》報導,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認為,「摩擦性失業」之所以引起民間熱議,一方面是這個名詞太學術化,不通俗,在公開場合用得比較少,很多人從未聽說過;另方面是受疫情影響,公眾普遍對就業前景比較焦慮,因此大眾反響比較強烈。
徐洪才稱,中國目前所反映出的矛盾主要在於,求職者不能按照自己意願找到合適崗位,而用人單位有時又很難尋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一邊是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越來越凸顯,另一邊某些地區面臨嚴重『用工荒』。這種結構性矛盾,加劇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
失業是暫時的?清華教授吐真言
那麼,失業情況會很快解決嗎?據「財商天下」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在7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度,中國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0.4%。這是2020年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最糟糕的表現。按環比計算,中國經濟第二季度萎縮2.6%。而在此之前,自2010年有可比紀錄以來,中國GDP也只出現過一次環比萎縮。
報導提到,中國國家統計局不僅在「摩擦性失業」上動了腦子,在二季度的數據圖上也花了不少心思。 「統計局的圖,不是以0為坐標原點,而是用的-10,這樣一來,就算是二季度的增長僅僅是0.4,乍看之下,這張圖也會給人一種「超過0很多」的錯覺」。
但事實上中國經濟早已遭到重挫。根據已經公佈的數據,由於商店關門、購物者居家不出,中國今年4月份的零售額同比驟降11.1%。由於工廠停工,當月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9%。
清華大學教授鄭毓煌曾在一段視頻中透露,今年上半年,在武肺疫情圍困下,中國許多企業停擺,大量企業倒閉。據統計,截至6月底,中國倒閉的企業共有46萬家,註銷的個體工商戶有310萬。而4月份企業清算,同比飆升超過23%。如此多的企業倒閉,就業情況根本不會樂觀。
「財商天下」則提到,當今世上,恐怕只有中國的家長會耗費如此大的精力、財力,用於培養孩子。但現在,孩子長大了,面對的卻是內捲、躺平、迷茫與無助。 「有人曾說,在中國只能說是『生存』,到了西方才知道甚麼叫『生活』。而現在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剛剛踏入社會,就不得不含著淚去體驗甚麼叫『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