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上海人受過的苦 成都人不該再受一遍(圖)

 2022-09-07 05:0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6
    小字

成都
成都市民在進行核酸檢測(圖片來源: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9月7日訊】上海和成都都是我最喜愛的兩個城市,我平常只要一有空,就往這兩個地方溜躂。但是自從上海疫情之後,她就從我的旅遊清單上剔除了,我怕會觸景傷情。成都也就成了我不多的幾個避風港之一。

六月魔都一解封,我就殺到了成都,呆了半個月,每天在不同的咖啡館酒吧和路邊攤流連,好不愜意。席間,不可避免的,會跟成都的朋友聊起上海的疫情。

成都應該不會那樣。我說。

一樣的,你放心。朋友說這個話的時候,充滿著成都人的那種灑脫和樂觀。

朋友的話應驗了。先是一個叫熱帶雨林的網友說要封城,接著是恐慌,搶購,再接著是闢謠,把人帶走問話。一切都像是上海的翻版。

我像是穿越到另一個平行時空:四月的上海。

再接著,靜默,搶購,全民核酸,聚集,核酸系統崩潰,再接著地震了,逃到樓下,發現消防通道被鎖了。

早上醒來,我坐在床邊,呆坐了十來分鐘。我是不是再次踏進了楚門的世界。我問自己。

整個屋子一片死寂,只聽見大雨過後屋檐的雨滴敲打鋁合金窗戶頂的滴答聲。我的心也跟著一起死了。

昨天看到一個視頻,一個成都的母親講述他兒子因為隔離錯過搶救時間而走了的故事,不過2分半鐘的視頻,我看了個開頭,就關掉了。我不忍再看下去。

那是我熟悉的成都話,溫潤綿長,那是我熟悉的成都阿姨的性格,有禮有節,又不乏溫度。

全程,這位母親都非常克制,只是照著擬好的稿子在念,一口一個「市長你好」。

不忍看下去的原因除了不想看到自己熟悉的人喜歡的人受傷,也生怕它會勾起很多往日的回憶。

我會想起上海疫情裡那個弄堂裡的阿姨,警察來做她工作,說社區要對樓道進行消殺,建議她先去隔離。

她沒有憤怒,也不抱怨,而是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是只消殺公共的地方還是連家裡一起消殺?拉去隔離要隔離多久,住在酒店還是方艙?

警察讓她不要拍視頻,拍了也不要傳到網上,她也沒有火冒三丈,而是問這是根據哪一條法律什麼規定。

這也是我喜歡上海和成都的最大原因,不是美食,不是風景,而是人,這些活生生的人,這些可愛又可敬的人。

前幾天,看到一篇講成都的文章,好喜歡其中一句話:

過往的記憶中,成都這座城市黃昏後的萬家燈火彷彿密集、晶瑩的香檳泡沫,明亮且璀璨。

入夜,火鍋店、串串吧依然人聲鼎沸、燈燭輝煌;黎明,水汽升騰的老茶館用第一縷茶香劃破清早的寧靜。

成都的市井長巷,聚攏起是錦繡,攤開來是人間。錦官城的動人之處,就在於這撫慰凡人心的煙火氣。

原文就是繁體字,我本來想改成簡體,但是一想,這樣的繁體也恰恰可以配得上成都的複雜和動人。

只是現在,這樣的複雜和動人全都被安靜和暗淡所取代。在按下「靜默」這個暫停鍵之後,有多少人的生計沒了著落,又有多少小店會在解封之後倒閉,有多少人面臨上邊視頻裡那個母親一樣的困境,又有多少人開始對這樣一座城市失去了信心。

我知道這樣的循環不會有多少例外,可是,可是,為什麼同樣的錯誤會一犯再犯呢?

既然早前核酸系統已經崩潰過好幾次,這麼長的時間都不夠總結教訓的嗎?

既然封閉消防通道於法於理於情都是說不過去的,為何還是要粗暴地一封了之呢?

既然每次封城裡都有人因看病受阻而走掉,為何還是如鐵板一塊不能靈活一點讓這樣的悲劇反覆上演呢?

以前至少出事之後還能聽到零星的道歉,現在連道歉都省略了。

上海人受過的苦,成都人不該再受一遍。我知道這是一句自欺欺人的話,本來很不應該發生的事情,總是出其不意地發生,直到我們都習以為常,直到我們都麻木地成為一個看客。

就像昨天我寫了篇關於巴黎貝甜的文章,後臺有個粉絲駁斥道,「該罰,上海當時物資那麼充足,怎麼可能有人餓肚子?!」就差說我是在造謠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張江名媛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