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地爆反封控抗議潮 路透整理各界看法(圖)


近日中國各地大批民眾高喊「要人權」、「不要終身制」、「反對獨裁」、「人民萬歲!」等口號。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2年11月28日訊】中國嚴格封控以遏制武漢肺炎疫情,經濟發展和人民自由為此付出沈重代價,防控措施引爆民怨沸騰,一些主要城巿居民週末走上街頭,與警察爆發衝突。

大批民眾高喊「要人權」、「不要終身制」、「反對獨裁」、「人民萬歲!」等口號,在商業重鎮上海,抗議人士被警察用一輛巴士帶走,此種情景令人回憶起1989年六四天安門學生運動。

中央社引述路透社整理的關於中國這波抗議潮的一些看法。

香港的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 SA)經濟學家吳卓殷(Gary Ng)說,「市場討厭難以評估的不確定性,中國的抗議顯然屬於這種。這意味投資人將轉向趨吉避凶。」「亞洲地區和中國相關的市場,比如說澳洲、香港、臺灣和韓國,恐會看到更大的衝擊。」

北京24歲網際網路產業從業人員凱伊(Summer Kay)表示,
「疫情和防疫健康碼給我們太多的折磨,現在有更多人失業,小孩和老人為了得到醫療照護得活受罪。如果我們只是默不作聲,我覺得情況只會更糟。也許明天警方會根據記錄找上門來,也許我們當中有一些人會因為奇怪罪名而被捕、被消失。」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Inc.)副總裁佩奇(Martin Petch)認為,「我們預期這次抗議將相當快速平息,不會導致嚴重的政治暴力。」然而,倘若(抗議)持續且招致當局更強力的回應,恐對信評帶來負面影響。 」

參加27日晚間燭光守夜活動的北京28歲娛樂產業從業人員黃凱(Kay Huang,譯音)說,「我真的很感動,尤其聽到他們唱著、喊著要權利、要自由,而且不放棄,這太強而有力、(溫)暖人心。作為首都,我希望北京恢復正常。我希望民眾恢復安全、自由和快樂,不要有那麼多負面想法。我希望可以感覺到希望,而不是日復一日麻木不仁。」

野村證券亞洲(除日本外)首席經濟學家蘇博文(Rob Subbaraman表示,「在和COVID共存的過程,若太慢將有尾部風險(tail risk),COVID案例飆升會引發更多抗議,社會動盪不安會進一步削弱經濟,都是市場關切所在。」「情勢多變。抗議也可能觸發正向的結果,促成政府制定明確的計畫,學習和COVID共存,訂出透明的時間表,加速中國的行動,邁向和COVID共存。」

新加坡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亞洲外匯策略師艾爾文.陳(Alvin Tan)認為,「這樣規模的抗議必然會引發北京方面的回應。隨著市場開始評估政治風險,今天上午,這些發展已對人民幣及中國相關資產,比如說澳元帶來壓力。」他指出:「隨著冬季接近,除了更多政治騷亂風險外,短期COVID風險持續增加。未來幾週可能會有更多加強管控帶來相關經濟衝擊,而不會是突然的鬆綁。」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中國經濟學家閃輝(Hui Shan):
表示,「中央政府近期恐得在擴大封控措施和COVID疫情攀升之間做選擇。當前情勢對我們低於市場看法的第4季國內生產毛額(GDP)預估值造成更進一步向下的風險。我們主觀預估明年第2季前重新開放的機率為30%。」

瑞穗銀行(MIZUHO)駐香港亞洲外匯策略師張建泰(Ken Cheung)則指出,「中國經濟正邁向重新開放的道路,但這條道路可能顛簸不平。」「整體來說,中國第4季成長前景仍將黯淡,鑒於COVID疫情激增,相關移動性緊縮。再者,爆發社會騷亂反映長期封控下產生的防疫疲乏,這一切恐對消費造成壓抑。」

澳洲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國際經濟部門主管凱普索(Joe Capurso)表示,「即便中國終究將退出清零政策,但年長族群低疫苗接種率意味著退出的過程恐將緩慢和失序。伴隨而來的經濟衝擊恐怕不小。」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