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會與民企重修舊好嗎?(圖)
2022年12月21日,習近平和統一俄羅斯黨主席在北京會面(圖片來源:YEKATERINA SHTUKINA/Sputnik/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月7日訊】去年年底,習近平的一番「我一貫支持民營企業」的談話引起外界議論和猜測,有些人分析,認為中共面臨經濟困境,需要修復過去幾年因為提倡「共同富裕」和「打擊壟斷」而產生的與民營企業之間的關係,重新建立與民營企業的同盟關係。我認為這樣的期待恐怕過於樂觀。
眾所周知,中國過去的三四十年經濟發展,民營企業起了主要的推動作用;更重要的是,由於各級政府對於民營企業的大力支持,資本與權力的相互勾結,或者說,民營企業與國家權力之間形成的井水不犯河水的互利關係,成為中共統治和經濟增長的基礎之一。但習近平上任之後,大力推動國有化進程,以產業整頓之名打擊民營企業,導致不少中產階級精英出走海外,目前居住在日本的馬雲就是一例。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共的政治權力集團與中國的民營企業家為代表的商業精英集團之間的結盟關係大為鬆動。現在習近平的表態,以及未來可能會有的一些政策上的調整,不太可能從根本上改善二者之間的關係。這是因為;
第一,中共政權與中國的私有經濟部門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對立的,中共的意識形態上並沒有進行真正的革新,對於私有制仍然持敵視態度,習近平作為中共內部的意識形態原教旨主義者,更不可能讓私營企業做大做強,形成對中共統治的經濟基礎的挑戰。中共雖然有現實主義和功利主義的一面,但放棄公有制,全面支持私有制,仍然是他們不可能跨越的一條紅線。
第二,過去一段時間,民營企業與中共的關係可以用「利益糾結,相互利用」來描述,但這樣的關係需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經濟的持續增長,只有在資源豐富的情況下,政權與企業之間才可能有良性的互動關係。所謂「餅做大了才夠分」。一旦前提不存在,餅越來越小,資源的爭奪就會導致相互對立的產生,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所謂「共同富裕」的提法,就看得出國家對民間財富的覬覦之心。
第三,儘管中國的中產階級並未表現出強烈的政治上的企圖,但這始終是中共的一塊心病,始終是他們擔心的事情,中共重點打擊的私有經濟部門的代表,無論是任志強,還是馬雲,還是孫大午,真正的原因都是都不是他們的經營的問題,而是其社會甚至政治行為,包括任志強對習近平的批判,馬雲創辦具有獨立性的私立大學,以及孫大午對於公民社會的支持。同時,對民營企業來說,好的社會環境直接關係到自己的企業發展,它們早晚當然也會有政治訴求,因此雙方的政治對立,從發展趨勢上講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我認為,中共嘴上說的並不可信,重要的是看問題的本質和具體的作為。習近平這些年來的經濟政策充滿了不確定性,防疫三年更凸顯了國家權力的蠻橫和非理性,這些都已經讓民營企業對前途感到絕望。一方面,不管中共和習近平如何釋放要與民營企業重修舊好的信號,我不認為中國的中產階級精英還會再次上當;另一方面,現實發展也再一次提醒中國的私營經濟精英集團,中國政治不發生轉型,最終會傷害到他們的經濟利益。中國要有好的投資和經營環境,最終還是需要中產階級在政治上站出來,支持向民主自由方向的體制轉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