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給毛澤東寫「退團」信 這三點令人稱奇(組圖)


敢給毛澤東寄退團信的王容芬。(網路圖片)

1947年,王容芬出生於北京海淀,童年在海淀培元學校讀小學,1957年考入北京101中學。1966年8月18日,北京外語學院德語專業四年級19歲學生王容芬,參加了天安門廣場毛澤東接見紅衛兵的集會活動。她沒有迷醉和狂熱,而是將眼前景象,與納粹德國行跡對比無異,悲哀地想:「這個國家完了!這世界太髒,不能再活下去!」

1966年9月24日,王容芬具真姓名真地址,給毛澤東出退團信,如下:

請您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名義想一想:您在幹甚麼?

請您以黨的名義想一想:眼前發生的一切意味著甚麼?

請您以中國人民的名義想一想:您將把中國引向何處去?

文化大革命不是一場群眾運動,是一個人在用槍桿子運動群眾。

我鄭重聲明:從即日起退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她又用德文抄寫此信,帶在身上,買了四瓶DDT殺蟲劑,來到蘇聯駐華使館附近,服毒自殺。她想讓蘇聯人發現她的屍體,把她以死反抗文革的消息傳出去。那知未及斃命,被北京公安醫院救了過來。關押十年後,判無期徒刑。

1981年王容芬33歲,終獲無罪釋放後,被歷經坎坷、古道熱腸的費孝通先生推薦到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從事研究工作,後來成為著名的研究韋伯思想的專家,1989年6月她前往德國定居。


2004年11月起,中國大陸掀起「三退大潮」,逾3.9億人退出黨、團、隊。(圖片來源:Mandy Cheng/AFP/GettyImages)

王容芬的三個令人驚嘆之處

王容芬的命運有三個令人驚嘆之處:一是在舉國痴狂之際,竟能獨具慧眼以不怕死的勇氣戳穿「皇帝的新衣」;二是竟能堅強並幸運的活下來,目睹「文革」的破產,按當時「標準」,王容芬如果被執行了死刑,決不令人吃驚,林昭、遇羅克、張志新、李九蓮等都因在揭穿過「皇帝新衣」而被處以死刑,許多人聽了王容芬的故事,先入為主地斷定她已經「壯烈」了。三是王容芬受盡非人折磨之後,精神竟沒有崩潰,而能在理性嚴謹的學術領域中取得巨的大成就,以一顆平常心面對餘生。

說到中國的文革,說到反思文革,我們除了不能忘記林昭、張志新、遇羅克、史雲峰等等勇於獨立思考、勇於堅持真理直至獻身的先驅者,我們無論如何還不能遺漏和忘卻一個人,她就是文革之初年僅19歲的女大學生——王容芬。

張志新等因主流媒體曾有過報導,知道他們的國人自然更多一些。而王容芬,因種種原因,似乎未見主流媒體有過甚麼報導,只有個別作家曾寫過專門的文章報導她的事跡,而且也未見發表於主流正規媒體,知道她的人顯然少得多。筆者算是比較關注建國以來,尤其是反右運動和文革等歷史研究的,但也只是近兩年,才在無意中關注到她——王容芬,一個現代版秋瑾式的女傑,但與秋瑾有著很大不相同——大約最相似的就是都明知要毀滅,卻拚命地撲向熊熊之火。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