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上的輿論是碎裂(圖)
2021年9月10日,人們在北京的一家網吧。(圖片來源: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3月30日訊】現在網上的輿論不是撕裂,而是碎裂,過去撕裂的時候,雖然不同陣營捏乎不到一塊,但其內部大體上還有共識,現在不了,連陣營都幾乎沒有了,就是一個個碎塊。
具體來說,過去出了什麼社會事件,輿論往往是縱切的,按照性別、地域、行業、民族等幾個維度豎著切開來,大家劃分好陣營,然後互相開火,現在,縱切完了還要橫切,按照社會階層,財富水平等維度,橫向再斬幾刀,像什麼「我爺爺是局長」,「家裡資產9位數」之類的,都是典型話術,這豎切完了再橫切,共識就只能壓縮在一個個小碎塊裡,雖然咱倆在性別問題上立場一致,但你家資產九位數,我家負債六位數,那咱不是一路人,也得開火互噴。
輿論碎裂化造成的負面影響有兩個,首先,這種碎裂化的輿論會極大地削弱人們對整體環境的認同感,一旦人們之間積怨成仇,就往往會抱有一種「就算大家全完蛋,也絕不能讓仇家落到好」的心態,這麼想的人多了,形勢就會在正反饋中持續惡化下去,最終人心離散,不可收拾。
第二個負面影響就在於進一步壓縮了表達空間,現在一些非常溫和的話題,比如電影、讀書、勵志、旅遊什麼的,都能引發罵戰,在過去通常不會的,比如,我看一網友來北京旅遊,發了兩張照片,問:「北京鼓樓是有兩個麼?」結果有人噴:「一個鐘樓一個鼓樓,文盲」我看完以後就說好傢伙,一個外省遊客對本地古蹟不瞭解,感到好奇,這在過去不正是本地人展現熱情友好的機會嗎?如今也能搞人格侮辱了。
不同的戰區之間互相炮擊,同一個戰區裡不同的戰壕之間互相對射,同一個戰壕裡不同的掩體之間互扔手雷,同一個掩體後人們又互拼刺刀,這就是網路輿論現在的樣子。
之前,李清晨醫生說,現在網上別說有趣的人,就連正常人都越來越少了,我有同感,在碎裂化的輿論中,很多人選擇了沉默,而剩下的人裡還有一部分直接參戰了,一大鍋水就那麼不停地燒,不僅總量越來越少,剩下的水也都沸騰了。
我在微博上喜歡的一位老師,平時談吐穩重,態度溫和,這幾天也參戰了,一些美國電影有這樣的橋段,酒吧裡,某個牛仔突然給旁邊的人來了記老拳,酒吧裡的眾人互相看了看,然後所有人都跳起來打作一團,酒吧裡充斥著各種叫罵和玻璃爆裂的聲音,坐我旁邊的老師冷哼一聲,仰脖把手裡的啤酒一飲而盡,然後「咣」地將玻璃瓶落在吧台上,起身扭頭,高舉起椅子就加入了混戰。
我愣在原位坐著,心裏正尋思著怎麼辦,突然,混戰中跑出來一位,抄起吧台上的酒瓶,反手就爆在我腦袋上,那一地的玻璃碴子,就和現在的輿論一樣,破碎,鋒利,又帶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