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華政策的十字路口(圖)


5月2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G7峰會輪值主席國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圖片來源:Kimimasa Mayama - Pool)

【看中國2023年5月23日訊】前不久,我去丹麥參加哥本哈根民主峰會,順道也去了德國。在這兩個國家,我拜訪了一些與歐洲對華政策的制定有關的政治人物,智庫研究者和民間人士。所到之處,我都可以聽到這樣的聲音:歐洲的對華政策正在發生變化,但目前處於十字路口,正在確認新的發展方向。這句話的意思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歐洲國家普遍認識到,面對習近平上臺之後中國表現出的全球擴張事態,西方國家過去二三十年的對華政策確實到了需要調整的時候,但如何調整,調整的力度怎樣,調整的方向在哪裡,對很多歐洲國家來說,顯然還在猶豫之中。這一點,在今年的G7會議上就可以看出。

在日本廣島為期三天的會議之後,5月20日,七大工業國領袖發表了聯合聲明,也就是「廣島願景」。聲明中針對中國在東海及南海的軍事化行徑提出警告,重申台海和平與穩定是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敦促和平解決兩岸議題,並堅決反對以武力及脅迫手段片面改變現狀。英國金融時報指出,該聲明是G7對中國發出的最強烈譴責,以應對北京升高的威脅。這表現出歐美國家對於中共的全球擴張的野心的警惕已經取得了共識,這種共識就是十字路口的一個方向。

但與此同時,我們看到的是,在經濟問題上的表述似乎呈現出與國際安全問題完全不同的趨向。七大工業國的聲明提出了來自中國的經濟安全的問題,但提法是「降低風險」而不是很多學者主張的「脫鉤」,同時,聲明也呼籲與中國「維持穩定且具建設性的關係」,並期期待「一個遵守國際規則並成長的中國符合全球利益」。坦率講,這樣的認知,其實還是停留在過去的對於中國的幻想之中,希望中共能夠遵守遊戲規則更是一廂情願的表現。在經濟問題上的聲明,顯然是歐美之間一個妥協的結果,因為美國和日本的相關立場相對來說要強硬很多,而英國首相蘇奈克在峰會後發表的評論,警告說中國是全球安全和繁榮的最大挑戰,而且中國具備重塑世界秩序的手段和企圖,顯然也與聲明的主旨有不同之處。換句話說,以法國和德國為首的歐盟國家在對華政策上,與美國,日本和英國出現了比較大的分歧,而結果,就是後者做出了某種程度上的讓步。

之所以會如此,有複雜的原因。首先,歐洲國家目前最關心的,還是俄烏戰爭。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危機就在他們家門口。為了這個最大的關切,很多歐洲國家寄希望於中國能夠作為調停人,因此,對華政策的調整的步伐明顯停頓。其次,我覺得歐洲國家很迷茫,他們多少還有舊的冷戰思維,對俄羅斯非常警惕,但總覺得中國的行為會與前蘇聯和今天的俄羅斯不一樣;與此同時,歐盟國家還是有歐美情結,前不久法國總統馬克龍的一番關於不要跟隨美國的腳步的講話就是代表。我認為,對於來自中國的挑戰,他們不是不知道,只是找不到更好的辦法應對,乾脆就頭埋在沙子裡,假裝看不到,繞開這個話題。

在我看來,歐洲一些主要國家對中共還是抱有一定的幻想,對於與中共在經濟上脫鉤的必要性還是非常猶豫。這裡有利益上的牽扯,也有認知上的誤差。但我相信,現實早晚會迫使他們面對這個話題。我也相信,一旦被迫面對這個話題,他們也別無選擇,只能跟美日英站在一起。換句話說,他們的覺醒,還需要時間。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王丹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