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捂緊荷包不消費 習近平放狠話起反效果(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推經濟內循環,表示會出現極端情況。(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6月15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疫情三年、經濟下滑,中國民眾在「清零」防疫政策壓制之下,不願意去消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推經濟內循環,表示會出現極端情況,更讓百姓心慌。

在深圳舉辦的FBIF2023食品飲料創新論壇上,貝恩公司全球專家合夥人魯秀瓊6月14日直言,「(中國)今天發生的不是消費降級,而是消費者沒有消費慾望,這是行業今天真正需要面對的問題。」

在經歷三年疫情後,消費反彈不及預期。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6%,4月至18.4%,但2023年的兩年複合增長率在4月放緩;同時,一季度消費者信心指數仍未恢復至2021年水平。

具體到食品飲料行業,據市場研究機構尼爾森數據,和2020年比起來,低溫酸奶、餅乾、啤酒、乳酪在2022年的消費頻次分別下滑14%、11%、5%、6%。

法國《世界報》報導,牛津經濟研究院的經濟學家盧姿蕙(Louise Loo)表示,「影響消費的另一個因素是,工資水平沒有好轉:失業率略有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很小。如果人們發現自己的工作不穩定且加薪的前景不佳,他們就不會大筆地消費。」

中國經濟數據在第一季度表現靚麗,然而有一點越來越明顯,那就是進入第二季度之後經濟不斷放緩,特別是恢復房地產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元氣可能長路漫漫。除非北京當局願意採取更果斷的行動,轉變經濟結構去發展,然而,目前仍在大幅增加直接債務的舉債規模。

自上月底以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兩次要求各部門為「極端」情境或狀況做好準備,在中美競爭加劇之際,他通過反覆使用這個詞語來暗示緊張局勢升級的可能性。

習近平5月30日在國家安全高層會議上說:「要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

隨後,習近平將這一理念延伸到經濟領域。上週在視察內蒙古的一個工業園區時,習近平說,「構建國內大循環是為了保證極端情況下,國民經濟能夠正常運行。」

習近平此前多次表示,要加速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香港《明報》解讀習近平的言論認為,他所說的「極端情況」,意指中國面臨被「全球產業鏈徹底脫鉤」,須作最壞打算和準備。

習近平還說,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中,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

臺灣韜略策進學會秘書長吳建忠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表示,習近平希望拉動中國內部經濟。中國面對國內大循環問題,人民不敢消費、不願消費,寧願現金在手,可見當局開錯藥方。

美國之音的文章認為,中國最近幾個月出現的各種跡象顯示,收入的下降導致內需疲軟。北京當局預期的疫後「強復甦」已經變成了「霧中花」、「鏡中月」。人們看到的是:全國各地政府債臺高筑,徹底躺平,指望中央政府出手解困的希望越來越渺茫;出口持續下跌,大量企業倒閉,失業問題越來越嚴重;國內消費陷入深度疲軟,通縮陰雲越來越濃。

通貨緊縮(通縮,deflation),本意為貨幣流通數量減少,但也指整體物價水平持續下跌的經濟現象,是與通貨膨脹相反的概念。通貨緊縮時,會使無急迫需求與耐用品的消費延後,造成消費支出收縮,影響商家與企業的營收,並反過來造成消費力持續下降,形成惡性循環、經濟衰退。

時評人士唐新元撰文《中共極力否認經濟通縮是在掩蓋什麼?》指出,對於中國經濟現狀的分析,各界眾說紛紜。在全球通脹(通貨膨脹)高企的情況下,中國通脹數據處於低位甚至還在下降,因此有分析認為中國經濟通縮(通貨緊縮)。但是,中共官方和官媒接連否認。

文章指出,中國不是一個完全的市場經濟國家,中共控制下的變異經濟體系,因此很難用西方經濟學理論的通縮和通脹特徵來判斷目前中國經濟的狀態。通縮在貨幣方面也可體現在人們傾向於持有貨幣,而非投資或消費,人們需求不足、收入降低影響消費意願。所以,可以理解為中國經濟「非典型通縮」。實際上,中共極力否認經濟通縮是在掩蓋經濟衰退這個事實。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