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紀錄以來發生9次地震!大部分樓宇沒設抗震功能(視頻)

【看中國2024年3月13日訊】(看中國記梁路思、李淨瑤採訪報導)香港大嶼山週一(11日)發生2級地震。天文台表示,收到逾百名市民報告感到地震。時事評論員潘焯鴻對《看中國》表示,從有紀錄以來,香港共發生9次地震,其中5次發生在大嶼山東部海域。另外,香港的建設很多都沒有抗震功能。

3月11日下午1時22分,香港大嶼山發生一次2.0級地震。地震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第三度,即室內有感,類似小型貨車駛過的振動。

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林靜芝表示,今次是1979年有紀錄以來第9次震央在香港境內而市民感受到的地震,未有餘震發生。

林靜芝表示,上一次發生地震於2019年長洲,地震級別為1.4級,地震烈度3度。她說,9次震央在香港境內而市民感受到的地震大部份發生在大嶼山地區。

她說,香港本身不在地震活躍帶邊緣,及非位於地殼板塊邊緣,與香港最接近的地震帶亦相距約600公里,發生在香港的弱震,可能與地殼斷層不顯著的活動有關,一般都只是出現微及弱地震。而全世界的地殼斷層都有很多,全球每年發生的2級地震數量達百萬次之多。

時事評論員潘焯鴻表示,今次地震是1979年有紀錄以來,香港的第九次地震。

「很多人以為香港不會發生地震,但其實香港會發生2至4、5級地震。1979年開始,香港才有紀錄,所以在1979年之前,不代表香港沒有地震。」

1979年至今,香港的地震列表:

1982年8月30日,震央位於大嶼山東部海域,地震裂度3-4級。

1982年10月7日,震央位於大嶼山東部海域,地震裂度3-4級。

1983年12月6日,震央位於米埔,地震裂度4級。

1995年5月29日,震央位於大嶼山東部海域,連續發生3次地震,第一次是4-5級、第二與第三次是2.0級。

2014年1月27日,震央位於大欖涌水塘附近,地震裂度2級。

2019年12月5日,震央位於長洲附近,屬1.9級,地震裂度3級。

2024年3月11日,震央位於大嶼山,地震裂度2.0級。

從地震列表看,潘焯鴻表示,香港不是不會發生地震,「而且看回過去的十多年紀錄,每四年就會發生一次地震。」

他表示,從1982年和1983年,香港共發生3次地震,兩次在大嶼山東部海域,很接近現在的「明日大嶼」;另一次則發生在米埔。

大嶼山東部海域在1995年也發生了地震,地震裂度去到了4-5級。

「從大嶼山東部海域至米埔是一條直線。這條直線的中間,即大欖涌水塘附近,也在2014年發生2級地震。地震都發生在這條直線,不是發生在鬆散的地方。

所以,1979年至今,香港發生的9次地震中,其中5次發生在大嶼山東部海域,最強的5級地震也發生在此地。」

潘焯鴻表示,香港公共設施的設計大部份沒有地震標準,深圳和廣東省的則有。

「在工程角度來看,很多工程師都認為香港不會有地震,所以都沒有預防地震的設計。整體結構,除了部份的工業結構,例如港鐵在設計時引入了抗震的概念和標準之外,其它的香港建設都很少用。」

「在廣東省和深圳,那裡的建設都有抗震設計。香港的法律沒有規定樓房和天橋必須加入抗震設計。不過,相信香港很高層的大廈有抗震設計,普通的大廈、天橋和道路都沒有。」

《香港01》報導,香港工程師學會結構分部前主席劉志健表示,香港大部份樓宇都沒有抗震設計。由於香港很少發生地震,因此只要在重要建築加入抗震功能,例如現在的新立法會大樓。未來亦可以考慮在醫院等建築加入抗震功能。他提到,具抗震功能與沒抗震功能等樓宇,成本相差約10%,但亦會根據結構、用途、體型、重量而定。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