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習二會」正式登場 馬英九不小心口誤?(圖)
台灣的前總統馬英九(中)於4月1日在桃園國際機場訪問中之前向記者發表講話。(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4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李佳琪綜合報導)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訪中,外界最關注的「馬習二會」於10日下午4時在北京登場。這是兩人繼2015年後時隔9年再次見面,討論的議題也格外受到關注。
中央社消息,馬英九與中共黨魁習近平睽違9年再度會面,北京方面今天安排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供二人會晤。雙方見面後握手達16秒。習致詞時宣稱,「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兩岸制度的不同,「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客觀事實。外部的干涉,阻擋不了家國團圓的歷史大事」。
馬英九則在致詞一開始時稱習為「習總書記」,之後則稱「習先生」。過程中將「中華民族」講成「中華民國」,但又立刻改口。他表示,雖然兩岸在不同的體制下發展,但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應該互助合作。這也是2015年他與習近平會面時,雙方達成重要的共同信念。
馬英九並強調,對臺灣來說,沒有穩定和平的兩岸,就沒有安定進步的臺灣;對中華民族來說,沒有和平共榮的兩岸,也不會有璀璨光明的未來,他誠摯希望雙方都應重視人民所珍惜的價值與生活方式,維護兩岸和平,確保兩岸互利雙贏。
他還提到,最近兩岸情勢緊張,讓不少臺灣民眾感到不安,但他認為兩岸如果發生戰火,對中華民族都是不可承受之重,相信「兩岸的中國人」絕對有足夠的智慧,和平處理各項爭端,避免走向衝突。
馬英九並提到兩岸曾在1992年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未來兩岸應以確保人民福祉為最大目標,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求同存異,擱置爭議,共創雙贏,共同追求和平發展。他也期盼兩岸能互利共榮,攜手合作。
自由時報稱,針對今天的「馬習二會」,臺灣制憲基金會董事長王美琇表示,馬英九在總統任內民調低落僅剩9.2%,與在臺灣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比例相當,顯示馬英九之流的「化獨漸統」主張在臺灣毫無民意基礎可言,卻時常假藉以「和平」之名附和中共大外宣,企圖營造獨裁者和善友好的形象,無異於為專制擦脂抹粉。
王美琇指出,馬英九配合中共大外宣的行徑不僅是無聊,更是無知的表現,以自身所謂的中國情懷強加臺灣人民身上,不但完全忽略國際間主要民主國家抗共的趨勢,且與國際民主社會對撞,更是和臺灣主流民意逆向而行。
臺灣制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正說,馬英九僅以口頭表示「要和平」,卻沒有任何實力做為基礎無異是緣木求魚,臺灣要有抗共的實力,才有確保和平的底氣。
林宜正指出,臺灣當前只剩下抗中保臺派與親中投降派兩條路線,前者不主動挑釁,但堅守民主自由並自立自強。後者對中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忽略歷來與中共打交道,若沒有實力為基礎就是被打壓侵略血淋淋前例,這是置臺灣人民安危於不顧,是真正台海兵凶戰危的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