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衰退農民回鄉 開啟大規模社會動盪?(圖)
土地私有化是糧食問題的關鍵
2023年8月5日,河北省被洪水毀掉的玉米田(圖片來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7月15日訊】年初我有一篇文章談到大規模農業生產的優勢,土地集中兼併是基礎。而私有化基礎上的兼併,是最可靠的方法。其實私有化早在戰國後期就開始了,這種生產方式優於農奴制的生產方式,也是導致國家兼併的主要基礎。私有化的所謂變法最徹底的秦國,最終擊敗了所有其它保留封建生產方式的國家,統一了中國。
秦朝之後的朝代雖然時不時還有封建的小回潮,但都很短而且很不成功。私有化成為牢不可破的主流。五四那幫文人創造的中國封建社會的說法,主要是為了符合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貶低中國社會的性質,以便適合他們的革命理論。最終引進了最落後的蘇聯式的農奴制,導致農業生產大倒退。也導致華國鋒、鄧小平不得不放棄封建的農業組織,改回到小農的責任制。我稱之為半吊子改革。
習近平也意識到小農經濟不適應現代化大農業,但他們共產黨就是要反對私有化,於是出臺了一個所謂的集體化新法律,看上去就是人民公社或者蘇聯集體農莊的現代版。把土地集中經營,實現大規模農業生產,以為就可以創造農奴制的現代化大農業了。可真是異想天開。
農奴制的大生產如果可以高效率,競爭激烈的戰國時期為什麼要改革成私有制呢?歐洲中世紀後期為什麼要改革成私有制呢?改革後的歐洲小國為什麼能戰勝龐大的俄國呢?領主們的土地分割成小塊,為什麼效率反而提高了呢?這裡邊的根本原因就是農民對待自己的財產,和對待別人的財產態度不同,土地的產出就不同。什麼主義思想教育也改變不了這個現實。
還有更明顯的對比。蘇聯的農奴制大規模生產,糧食永遠不夠吃還餓死了很多人。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實行了私有化,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成了糧食出口國。吃不完的便宜肉奶產品,現在成了俄羅斯新形象宣傳的名片。環境沒變,土地還是那些;人也沒變,什麼變了呢?就是私有化變了。所以馬克思列寧主義說對了一半,生產關係的進步會帶來效率的提高。只不過馬克思沒想到,他的門徒們設計的共產主義封建制,恰恰是古代落後生產關係的翻版。
中國古代雖然有不少農業技術進步,包括新品種的引進,但是這些進步還是太慢,趕不上人口的快速增長。所以兩千年來繁榮時期一過,土地兼併就成為巨大的社會問題,帶來社會的不穩定。這成為千年以來學者和政治家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
工業進步和服務業吸引了大部分的勞動力,給現代化大農業創造了集中兼併土地的條件。美歐等國都成為農民很少的農業,養活本國之外還可以大量出口農產品的國家。土地還是那些土地,私有化的土地兼併加上科技進步,大大提高了生產力。這和古代社會的土地兼併產生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中國在工業飛速發展時期,城市吸引了大部分的農民進城,本來可以藉此成為改變農業生產關係的最好機會。結果第一不承認進城的工人的居民身份,第二排斥他們在城市長期居住的可能,第三沒有土地的私有化帶來的合法的兼併。農村的現代化農業組織舉步維艱,數量稀少,經營困難。第四不合法兼併的土地上的經營者們沒有長期信心。第五很多進城的農民把土地撂荒也不讓兼併,因為這是他們潛在的財產,前途不明,不可隨意處置。
現在中國經濟衰退,農民又回到了鄉下。人民公社再一次忽悠他們奪走他們的財產,可能嗎?已經瓦解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沒有這個能力。接下來將是大規模的社會動盪。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