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九子 子子不同」是哪九個?母親都是誰?(組圖)


俗話說「龍生九子,子子不同」。(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生九子」的說法,相信是出自明代的《玉芝堂談薈》,「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不過古代「九」為虛數,常用來表示極多的意思,因此龍生九子究竟是指哪些物種,一直未有統一,較普遍的說法是以下九種: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霸下(贔屭)、狴犴、負屭和蚩吻。

「龍生九子 子子不同」是哪九個?母親是誰?

長子:囚牛

它是龍和牛的兒子。囚牛的特點是什麼呢?它最喜歡音樂。古代的樂曲通常會彫刻囚牛的圖案,所以囚牛代表的是樂曲,也就是過去儒家所推崇的禮樂。

次子:睚眥

大家知道有一個詞叫睚眥必報,他心胸狹隘,嗜殺,喜鬥,因為他是龍和狼的兒子。雖然睚眥必報帶有一定的貶義,但是睚眥的駭人形象在中華文化裡有了克煞邪惡的功用,故睚眥常作為辟邪的圖騰。。


垂脊走獸嘲風。(圖片來源:用心閣/CC BY-SA 3.0)

三子:嘲風

他是龍和鳳凰的兒子。喜歡冒險,經常飛到屋頂向遠處眺望。因此古代樓宇宮殿屋腳上的神獸就是嘲風。嘲風站得高看得遠所代表的是一種冒險精神,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具有開拓精神。

四子:蒲牢

蒲牢的嗓門大,因為他是龍和蛤蟆生的兒子,所以古人把它刻在洪鐘上,當鐘聲敲響,蒲牢就可以將鐘聲傳到很遠的地方。因此蒲牢有傳播美好的特質。

五子:狻猊

是龍和獅子的兒子,有不怒自威的特點。狻猊喜靜不喜鬥,喜歡坐在香爐上享受煙火。代表的是一種善於韜光養晦、靜守的特質。


馱碑的贔屭(圖片來源:用心閣/CC BY-SA 3.0)

六子:霸下又叫贔屭

是龍和烏龜的兒子,長得也像烏龜,唯一的區別是他嘴裡有牙齒。贔屭善於負重,古時候很多石碑的碑座就是贔屭。所以贔屭代表的是吃苦耐勞,很有忍耐精神。

七子:狴犴

是龍和老虎的兒子。古代衙門的兩側就會擺放狴犴的雕像,用來代表威嚴和公正。


石碑頂部雕刻的負屭(圖片來源:用心閣/CC BY-SA 3.0)

八子:負屭

負屭是龍和龍的兒子喜歡纏繞在石碑的頂部,因為石碑記錄的是文化,所以負屭代表的是善於學習的精神。

九子:蚩吻

是龍和魚的兒子。他最喜歡吃東西,連火也能夠吞到肚子裡,所以宮殿脊樑兩端的神獸就是蚩吻,有滅火消災的寓意,代表的就是老百姓所追求的平安。

看了以上關於「龍生九子 子子不同」的寓意之後,我們就知道為什麼古人把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是因為龍的背後有太多深刻的內涵和美好的寓意。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