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梁祝一世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而言,可能有些奢侈和遥远了。旁观了那么多无果的爱情故事,许多是苍白的、无力的、脆弱的、呻吟的。今天的快餐式爱情给我们透露出的是一种人类本能的需求,一种趋于物化的追俗倾向。我这个年龄,已非易被外界的因素触动心弦的时候了。但每每欣赏梁祝时,无论是小提琴协秦曲、钢琴曲,抑或后来改编的香港故事片,我仍在感动着、甚至流着泪。这里面除了共鸣和沉思,还有很多……
他们的爱情故事虽然流露着明显的悲剧色彩,但它是我认为的最为真挚、痴情、质朴的感情之一,是中国古典爱情的经典。我们现代和当代的爱情真的是有些贫血,我们已经很少能创造出这样的效果和声势了。
梁祝小提琴协秦曲的开始,是几声看似平和的空旷悠远的弹拨乐。描绘出风和日丽、莺歌燕舞的江南景色。我听过的另一曲轻音乐的梁祝中,则夹杂着小鸟的鸣叫和大自然的气息,温文中是一番亲切之感。
英台女扮男装,走在求学的路上。其基调带有英台女性化的妩媚和欢快。音乐在一个低音上结束,这是否是对前景结局的一种暗示?
乐曲进入了主旋律部分,反映的是梁祝的爱情主题。这时英台已来到杭州学馆,开始了她的求学之路。她在学馆初识梁山伯,三年学缘,同窗情深。乐曲运用了重奏的形式,大提琴的浑厚与小提琴的圆润相互呼应。
在小快板阶段,描绘的是梁祝之间三年同窗的美好时光。这是两人感情酝酿的加深,潜在的矛盾也在升级。
快板之后,紧接着的是慢板部分。十八相送一段,英台被召回家,山伯送别。分手之时,英台以种种巧妙的比喻暗示着自己的女子身份,并借此表达蕴藏已久的爱慕之情,可惜山伯并未领悟。两人在长亭依依惜别,梁祝爱情的悲剧基调由此奠定。
可惜当时山伯未能察觉英台的良苦用心,等他明白过来,已是一年之后。他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动身前往祝府提亲。此时音乐阴沉的低音乐器和连续几声闷锣声给人的感觉是不详之兆,而铜管象征着顽固的封建势力。
英台得知父亲已将他许配给富家子弟马文才后,心怀愤懑,决定抗婚。此时小提琴与代表封建势力的低音器乐交替出现,表现了她悲愤、无奈但并不屈服的心理过程。
梁祝二人终在楼台相会。久别重逢,本该高兴,可是此时俩人却无语凝噎。大提琴和小提琴第二次对答,这次是那样悲凉、凄切、哀惋、无奈。
山伯回去之后,大病不起,悲愤而死。英台抗婚失败,被逼无奈,答应成亲。此时乐曲急转直下,以快板的形式描绘英台哭灵时那种痛不欲生的控诉。小提琴的那种哀、怨、愤,表达得淋漓尽致。锣鼓管弦齐鸣,地动山摇。山伯的新坟裂开,英台纵身跃入,完成了与梁山伯的结合。乐曲此时到达最高潮。
高潮之后,音乐平和舒缓,如雨过天晴。该章再次重复了纯真的爱情主题,似惋惜,似同情,似沉思,似肯定。梁祝化蝶而去,翩翩起舞,全曲告终。
我喜欢祝英台这个人物,她首先具有中国古典女性美的一面。
英台能够在那个时代想到女妆男装入学堂,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的标准。她敢爱敢恨的豪情,表现在祝老爷把她许配给门当户对,有钱有势的马公子。但她要不是这些,她与山伯的真爱是无价的,那才是她真正要追求的爱情形式。
学堂里,她对教书先生所教的孔老夫子的话都敢于反驳,可见其胆识与才华。而且,她也不失幽默与活泼,与封建束缚下的女子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对于英台,梁山伯有些让我失望。如果祝府提亲失败之后,她能够带英台出走,离开那个礼教束缚的家庭和环境,远走高飞,也许不至于这个故事的悲剧色彩的加深。另外,他有时太过于含蓄了,于爱情而言,这是不可取的。也许他为她考虑过多了,但,他们二人之间事才是最重要的。私奔也许是有违家长的意愿,但,总比双双殉情为好。
梁山伯也许对祝英台的感情太麻木了,英台的几次暗示和提醒他都没能领会,最后还是英台亲口告诉了他。如果他能够在祝老爷订下婚约之前决定下来,如果早点领会也许世间就少了那份悲情。
雨过天晴,他们终于如愿以偿。虽两情已不在世间,而是别一世界,但这也许就是久远。他们已是幸福的蝴蝶,那是二人的美丽来生。
我喜欢《梁祝》,包括他们的爱情故事和改编的音乐题材。这不仅仅因为它有一个理想化的结局,当然悲剧也能表达它的独特魅力。这是远离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没有浮躁,没有喧嚣,没有薄情的高远。它是含蓄的,挚情的,专注的。它所反映的,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许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乏和应该回味的……
- 关键字搜索:
-
一曲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http://m.kzg.io/gbR1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