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县地处江淮分水岭北侧,经济并不发达。该县每年都安排“以财养税”预算,2000年该预算为800万元,用于企业挖潜改造,发展生产,涵养税源。当年6月至12月,县财政局先后以财政挖潜改造资金的名义向5家企业共拨款800万元。在拨款的当天或次日,5家企业用财政拨款分别向税务部门缴纳以前年度欠税及滞、罚收入。后经安徽省监察厅调查,县财政局没有向银行贷款,接受拨款的企业没有进行技术改造,只是减少了欠税,财政也没有得到可用财力,实质上是为了完成财政收入任务在数字上造假。
在定远县向下下达财政任务后,省财政厅安排给滁州市17.8亿元财政收入考核目标,比该市汇编的年初预算增加约1亿元,去年9月初,滁州将省财政厅下达的财政收入考核目标分解到各县,其中追加定远县2223万元,至此,定远县年度财政收入考核目标为2.22亿元。
定远县为完成任务,将新增的财政收入任务2223万元,以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项目全部分解到55个乡镇。有51个乡镇用学校收取的学杂书本费、待解缴的农业税以及可动用的资金,以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等名义交入国库,形成空转,虚增财政收入2930万元。两笔相加共造假3730万元。
考核指标的困惑
定远县财政收入的考核目标是自上而下层层下达的。
2000年初,滁州市下达定远县的财政收入考核目标2亿元,但据有关部门核实,该县实际可组织财政收入约1.8亿元。定远县是农业大县,工商业、三产服务业占全县经济比重较小,同时农业受江淮分水岭地带气候、土壤等不利条件影响,全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偏低。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38.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77元。近几年,县财政收入确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政策性变化和统计口径不同所致,有的属于一次性征收,有的把不属于预算内的收入纳入了预算。如部分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无固定收益土地农业税、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收入和国有住房出售收入等,从而造成了该县财政收入基数过大,年度考核目标过高,增加了完成目标的难度。很明显,在这种条件下下达高于县经济能力的财政指标是不切实际的。
去年初,滁州市委召开会议,安排下达财政考核目标,县长和县财政局长向有关领导如实汇报了该县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屠宰税等税种取消,2亿元财政收入难以完成的情况,但会议强调要顾全大局,对分配的任务不争论。定远县只好背回了任务。当省财政厅下达财政考核目标后又追加给定远2223万元时,定远县又向市里打了报告,要求不再追加任务,但未获批准。
惟上与惟实的选择
1999年底,滁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滁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惩办法》,考核内容涉及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等14个目标,财政指标占了3个。按规定,对考核前三名的县、市、区给予通报表扬,并颁发奖金;对考核在标准分80%以下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须向市委市政府作出书面说明;对年度考核总分连续两年处末位的县市区领导第一年下浮一级工资,第二年就地免职或降职。该办法对激励基层完成财政收入任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之前,定远也奖到过一辆红旗轿车,拿到过奖金。但当这些有效的措施没有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指标相配套时,效果就适得其反。
一些干部明知县里没有这么多财源,但在保“乌纱”、争“面子”与实事求是为老百姓谋利益之间,还是选择了前者。于是,办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造假。2000年,市里在下达年度财政收入考核目标通知中明确要求,“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千方百计地完成全年收入目标。”定远县一些干部仅仅将它理解为对上负责,对自己的政治前途负责,没有坚持实事求是。不仅将不切实际的财政收入任务分解到县本级和各乡镇,也强调下面要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而乡镇干部同样也要考虑自己的政治前途,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好采取空转方式造假。一名乡干部说:“造假的最坏结果是被撤职,但完不成任务同样没有好前途。那还不如搏一搏,或许能过关。”
消息来源:安徽热线
- 关键字搜索:
- 安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