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首要指标,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素,但享受到这种成果的,却主要是沿海的省分与城市的人民,如是造成了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陆发展的差异,而城市大部份在沿海,内陆多的是农村,因此形成了二元的体制、两极的矛盾。这点在人大的工作报告,与社科院的研究分析中完全表露出来。
一个正常的国家,城市与农村,本来是互补与共进的:农村供应城市农作物,而城市的新产品又卖给农村,这是分工兼合作,各展所能,各取所需,各有收获,共创繁荣。但今日中国的农村,未能满足城市的需要,而城市的新产品,又不能被农村吸纳,只有依靠外销,如是使中国的经济,不能像过去一样,有高速增长,譬如每年有百分之八甚至更高的增长,未来几年如能有百分之七左右的增长,已是不俗的表现。这便是农村贫血、城市充血的症状!
改革开放初期,在土地承包的基础上,农村确曾复活过,但不久又停滞不前。过份的伐木,过密的耕种,过多的土地改变用途,使土质恶化,水灾旱灾频传,沙漠面积的增加竟占全国土地的四分之一,形成沙灾;然而法却禁止农民的迁徙。以宁夏省为例,在某些干旱地区,每平方公里居然住上过百名农民,比世界的标准,多出十倍以上,生计可想而知;就算在较肥沃的地区,农民除了支付税费以外,还要缴交各类地方政府的行政费,两者加起来,往往占去收入的一半或以上;还有,农村的水电及供应,资讯设备,道路设施,教育质素,文娱活动,普遍不足,加上乡镇组织架构臃肿,加重农民负担。
结果是内陆的农民,流向沿海,涌入城市,遭受非人的待遇,奴隶般的盘剥,被中共诬称“盲流”,农民在城市人心目中早已被妖魔化了。北京官方举例说,有六成以上的罪案,是由这些“盲流”所做的,今日中国的黑社会人数,据说已达一百万。他们从来不提为什么这些“盲流”铤而走险。因此,农村的“盲流”,再加上沙灾,已冲击着城市。改革开放所得来的资金,不流向农村,只集中于城市,过多的资金又造成体系的臃肿与生产的过剩,甚至出现投机、炒卖、贪污的情况,而法规监察与经济管理的系统又未能完全配合,带来步入市场经济以后的阵痛,虽然如此,城市人民仍看不起农村同胞。中共的户口制是造成城乡歧视的祸根。
这种贫血与充血,是经济蜕变过程中的两个极端,亦是毛泽东所谓的人民内部的一种矛盾,一边是传统的习俗,封建的文化,与落后的经济,另一边是准科学的经营、次现代的文化,与半国际的视野,由于前者是不觉醒的大多数,后者只是稍觉醒的较少数,中国很难在短期内有社会的转变与政治的改变。
(世界日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两会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