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为何成长缓慢
20020416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中国企业的变化却相对较小,中国企业家的成长相对缓慢,直到今天,像样的企业家仍然比较少。这不是因为中国人不行,不适合做企业家,而是由于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缺少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商务独立:
企业家生成的基础
中国经济发展目前最缺乏的东西是什么?有人说是资金,有人说
是人才,有人说是技术。其实,这些东西都不缺。目前最为缺乏的是
一种能够促进和激励创新的环境条件和制度规则。
企业家生存和成长的基础和前提是商业领域和企业活动的独立存
在与发展,而且主要是摆脱政治的参与和政府的干预。改革开放以前,
中国只有官员,没有学者,也没有企业家,后二者都依附于政府机构。
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和国有研究机构的问题依然是缺乏独立地位,
民营企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是大成问题的。首先,国有企业的经营
者和科研机构的管理者是由政府任命的,而不是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
因而,在国有单位中,经常可以看到“武大郎开店”的现象和再分配
竞争的事情。其次,政府垄断和掌握着大量经济资源,官员处于经济
生活的中心。不仅国有单位有着政府的直接参与和干预,在很大程度
上仍然围绕着政府的指挥棒转,政府的隐性担保和企业的软约束阻碍
着企业家精神的出现,而且非国有单位也千方百计向政府靠拢,与政
府挂钩,一家民营企业一旦有一点成绩,其老板就会在政治体系中得
到一个位子和一顶帽子。这种状况扼杀了企业的创新精神。再次,商
业领域和企业活动的不独立,既限制和束缚了企业经营者的活动范围
和自由,也不利于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形成,因而妨碍了企业家人
格、胆识和气魄的成长。
商业信用:
企业家安身立命之本
企业家的成长有赖于商业信用的发展和债信文化的形成。一般而
言,信用有两种:一是政府信用,二是商业信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由于政府几乎控制和支配了全部经济资源和经济运行,只要有政府信
用就足够了;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直接控制和分配的经济资源
在减少,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仅有政府信用就不行了。这
时,不仅要有强大的政府信用,而且要有发达的商业信用。然而,在
我国目前的情况下,一方面商业信用得不到发展,另一方面政府信用
受到挑战。隐性担保是政府信用的滥用和对商业信用的抑制,从政府
隐性担保中产生的是无信用。于是,产生了各种扭曲行为,银行可以
不问资质债信放贷,企业可以不管自己的还款能力借钱,股市投资也
完全背离公司业绩。没有信用基础,企业家是无法生存的。
我们不仅缺乏信用基础,而且缺乏债信文化。企业家是促进信用
制度建立和债信文化形成的中坚力量,反过来,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债
信文化的发展也是企业家成长的土壤。所谓债信文化就是一种自由交
易、借债还钱、损害赔偿的信念和传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是
一个缺少债信文化的国度。尽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也有“人无信义,
无以立足”、“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之类的箴言,但这充其量只存
在于乡土社区和乡亲熟人之间。中国人往往在乡土社会是君子,而一
旦超出这个范围就有可能变成小人。如果说在传统文化中,还存有债
信文化的某些要素,那么,经过文革十几年的折腾,连传统中那一点
点信用也丢掉了。于是,形成了一些与债信文化相悖的信念和传统,
出现了很多非理性的行为,如借债不还,欠钱有利、有理,债权人怕
债务人;杀熟;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以及贪污腐败等等。这样一来,
信用成为当前最稀缺的东西,我们的社会几乎成为一种债信文化的沙
漠。
目前,有些地方开始着手建立个人信用制度,这是一件好事,但
关键仍然是政府要尊重产权,保护产权;重视信用,维护信用,进而
在全社会确立诚实守信的理念和传统。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http://m.kzg.io/gb4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