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杀统计看实证科学的无奈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一份关于自杀问题研究文献的综述报告。报告上讲,光是用日文发表的自杀问题的学术研究论文就有两千多篇,其中绝大部份都对自杀的现状或起因等进行了定量分析。看过这份报告使我对现代实证科学发展基点上的错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许多文章都是找到与自杀者有关的数据,如收入、年龄、家庭情况等,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其因果关系。在文献报告上选取的重点文章概要中,有一篇论文做了这样的结论:男性自杀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和气候因素;女性自杀的主要原因是高龄化和气候因素。读完这篇文章,读者会引申出这样一个结论:因为收入、高龄化、气候因素都是很难改变的,所以,自杀是没有办法的事。
可是冷静地想一下,收入低的男性是否都自杀了?气候条件艰苦的地区人是否都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人生?高龄女性是否都走上了绝路?显然,文章中所列举的几个项目并不是自杀的根本原因,最多只能算作外在的诱因。那么,定量分析为什么会得出这么荒谬的结论呢?
翻开统计学教科书可以看到这样的定义:统计分析就是利用各种综合指标对客观现象的数量进行观察和研究,探索其走势及规律,以便对现象的性质做出正确评价的研究方法。原来,学者们算来算去的只是从现象到现象,探索的只是表面。如果有些因素没有观察到或没有资料,也就无法列入考量了。
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被称为是最聪明的人之一,而他的大脑据说还用不到30%,一般的凡夫俗子所认为的“真 理”或研究出的“真 相”,我们又怎能不了解其限制呢?(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