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亲港府而远民意的香港行

七月一日,既是中共生日庆典,也是香港回归六年庆典,更是港人发动反23条大游行的日子。

值此特殊日子,中国总理温家宝首次访问香港,不但带去了中央政府对香港的经济优惠政策,而且尽显平民总理的从政风格。然而,历经三朝且步步高升的温家宝,深谙中共的统治戒律,他为香港经济送上了“大礼”,大谈香港的经济振兴,而完全回避政治问题,对港人最关注的23条不置一词,正如中共在大陆只搞经改而搁置政改一样。所以,温家宝的亲民情怀,只能光顾淘大花园、威尔斯亲王医院、工地、码头、广场(商场)、交易所和大学 ,而无法直接面对港人的反对性民意,更不能惠及七月一日的反23条大游行。

十四年前的八九运动的高潮时期,在5月19日发布戒严令前的那个凌晨,温家宝倒是有过一次直接面对反对性民意的亲历,他陪同赵紫阳前往天安门广场,我也在北师大的绝食棚中听到了赵紫阳的最后声音:“我们老了……你们还年轻,来日方长。”现在,没有人知道,当时身为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温家宝,对绝食的学生、对由他搀扶的赵紫阳,对这位有良知的总书记告别政坛的讲话……有着怎样的感受?

胡温体制亮相百日,其亲民形象受到各界的好评。当年陪同赵紫阳去广场看望绝食学生的经历,也成为海内外看好温家宝的原因之一。温家宝也应该记得,当年轻的大学生以殉难的激情绝食在天安门广场时,香港也出现了声援八九运动的百万人环港大游行,可谓港人的空前之举。而且,十四年来,每逢六四忌日,港人都要点燃祭奠亡灵的几万点烛火。今年,五万点烛火燃烧的,是“平反六四、反23条”的激情。

可以说,当下香港,反对23条是港人的主流民意。尽管有港府的阻扰和北京政权的胁迫,但从启动23条立法的第一天起,反对之声非但从未停止,反而愈演愈烈,波及面越来越广,香港各界无不对港府执意要立此恶法表示反对,甚至连平日里反对街头政治的“保守绅士们”(如法律界),也在温和的手段用尽之后,选择了走上街头;即便是平日里亲大陆的媒体(如明报),也加入到反23条的最后冲刺中。为此,凤凰卫视的时事评论员曹景行,还指责《明报》不负责任地煽情。现在,8名议员已经开始100个小时绝食抗议,还将有10-20万人上街游行。由此可见,23条多么有违民心。

所以,港人对温家宝此次来港的期待,起码是希望他在出席完回归庆典之后,还能多停留几小时,即便不能象十四年前那样直面民意,不敢与游行队伍亲密接触,也该在一定的距离之内,感受一下港人强烈反对23条的民意。

无论温家宝多么想用经济大礼和亲民作风来赢得港人的民意,但在骨子里,他不敢直面香港的真正民意。要不然,温家宝的行程安排,决不会正好与大游行错过。由此可见,中共高官的亲民,至多是俯身倾顾和为民作主的救世主姿态,不可能具有尊重民意的现代政治文明风范。恰恰相反,一向惧怕民间的置疑和反对的中共政权及其高官们,决不敢直接面对反对性民意,更不可能对反23条的民意做出正面回应。而对民意的惊惧,既是独裁政权的本性,也是高官们的从政品德。

在如此根深蒂固的权力恐惧之中,温家宝首次香港行,也就只能以“亲港府而远民意”告终了。

2003年7月1日于北京家中

《观察》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刘晓波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