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怎一个窝囊了得

50年前的7月27日,随着停战协议的签订,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对于当代的中国人来说,已经成为一个图腾式的标志。一提起抗美援朝,很多中国人会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夸耀对美国军队的“胜利”,夸耀新中国是如何从那场战争开始,走向了繁荣富强。那场战争,对他们而言已经变成了一个神话,风云激荡,惊心动魄,众志成城,视死如归等等中文里的感性表达,都令他们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我不是这样看的。在我的眼里,抗美援朝(我宁愿叫朝鲜战争),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有一句话:怎一个窝囊了得!

   每当我看到板门店停战协议签字的照片上,踌躇满志的金日成忍不住满怀喜悦微笑着签字的样子,都觉得非常好笑:这样一位“将军”,当初彭德怀元帅到了朝鲜战场,费了很大周折才把他从藏身的山洞里找出来,就是那样一个败军之将,现在竟然人五人六地坐在谈判桌上签字,也真是人生的讽刺。几十万中国子弟抛尸异国,冲锋陷阵时飘扬的旗帜是北朝鲜的;战争结束后一派风光出头露面的,也是朝鲜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连自己的军旗都不敢展示一下。你说,这仗打得窝囊不窝囊!

   如果说,当年的金日成对中国还有些感恩,还知道“朝鲜在碰到困难时,总会想起中国,中国人是我们的恩人”,还算有些奴才的品德的话;今天那个小独裁者,干脆连这点感恩的心都不复存在,根本不把当年的救命恩人放在眼里,甚至连志愿军的墓地都要毁掉。中国人当年抛了头颅撒了热血,扶植的却是这样一个“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的政权。你说,那“鲜血凝成的兄弟友谊”窝囊不窝囊!

   评价一场战争的胜负,当然不象判定一场篮球赛的胜负那样简单,但是,我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要素是至关重要的。

   一是战争的目标是否达到。简单地说,朝鲜战争,对于金正日来说,他的目标是用武力统一朝鲜半岛,战争的起点是三八线;中国人的军队出国援助,从逻辑上讲,目标也应该是一致的。但是战争的结果却是始于三八线又止于三八线。这说明发动战争的一方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目标没有达到,怎么能说自己是胜利者呢?

   二是战争中的伤亡对比。相对来说,这个要素根据不同的价值观而呈现出不同的答案。价值观,说穿了就是对人的生命的重视程度。关于朝鲜战争的双方伤亡人数,各种资料记录都有出入,但是,中国人的伤亡多于联合国军队的伤亡,大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认为,伤亡人数越多,表明损失越大。在战争的目的没有达到的前提下,伤亡人数应该是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第三,战争造成的后果。对于中国来说,至少有三方面的后果值得深思。一是拖延了台湾问题的解决,而且这一拖就是半个多世纪。用唱戏的话说就是,这个气口断了。断就断在朝鲜战争。到现在,台湾问题的“气口”能不能接上都成了一个问题。二是直接的经济损失。北朝鲜发动侵略战争,把中国和苏联都拖入泥潭,而苏联作为共产国际的老大,一方面以一种命令的姿态指挥中共和朝鲜进行战争,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避免直接跟华盛顿擦枪走火。中朝相比,显然朝鲜更不具备打一场战争的实力,因此,中国人出人,苏联出装备,去朝鲜打仗,就成了“朝鲜战争”的一个奇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刚从连年战争中缓过一口气,正是百废待举的时候,朝鲜战争每年花掉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0%!举一国1/5的财力进行一场战争,其残酷性可想而知。更不幸的是,中国还因为苏联的援助而背上了一身债务,到50年代末仍未还清。这对于一个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来说,其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第三,中国参战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尽快加入联合国,战争的结果,使得中国更加脱离了国际格局,加入联合国的梦想一拖就是20多年。这场战争,直接导致中国在战争以后的几十年里的荒谬和闭关锁国状态的形成,几十年光阴白白浪费了。

   有人说,朝鲜战争,显示了我们不畏强暴的志气。我说,不畏强暴是好的,但是还要看结果。这些人所说的所有内容,归结起来只有一句话:我们曾经和美国人打了一仗!打了一仗本身不是目的,是否通过战争取得了积极性的结果更重要。很显然,对于美国人而言,跟中国的农民军队打了一仗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如果你问问美国军队畏惧了吗?当然没有。事实上,如果今天中美之间再次交战的话,结局可能对美国军队更有利,这一点,从近年来的局部战争中美军所显示的实力就可以看到。

   或许有人还要说:美国人眼看着就要打过鸭绿江,侵略到我们祖国的领土了,不抗击能行吗?其实,所谓的“保家卫国”只不过是为了出兵朝鲜假托的一个借口而已。早在美军参战之前,毛和斯大林就已经预见到美国即使参战,也不会以中国为目标。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中国领导人的的误判,只是判断美国可能会派遣日本陆军部队参战,而没有想到美国兵直接参加了战斗。战后李奇微将军的著作中也提到,这场战争来的非常突然,美国的准备也非常仓促,甚至连国会的必要讨论都没有完成就直接进入了战争状态,所以,说美国人意在通过朝鲜半岛侵略中国,完全是自欺欺人的被迫害妄想。

   有人津津乐道于美国人自己的那句话:“我们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在一个错误的战场上和一个错误的对手进行了一场战争”。有人认为这是美国人认输服软的表示。平心而论,中国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53年前的那场战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看起来是有其道理的。现在,当我们站在历史的回顾角度再度审视它的时候,唏嘘多于豪情。看看今天那个我们曾经倾力相助的国家是个什么模样,更让人觉得我们的牺牲毫无价值,那场战争让我们倍觉窝囊。

2003。7。26

本文留言

作者老狐狸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