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文媒体质疑神五意义
前中国社科院马列研究所所长,海外中文时事评论员苏绍智说,在举国欢庆神五之余,也应该考虑一些深层的问题。 北京航天大学教授韩德强在BBC中文网站也曾撰文说,神五除了增强民族自豪感外,对普通人还有什么意义呢?对增强国防力量又有什么意义?或者简单说,神舟五号会不会成为一个特大的礼花?韩德强教授的意见值得重视,他在文章中做了一些分析。但未见国内认真讨论这些问题。
海外对神五的舆论简单综述如下。
一、神五上天,耗资多少,未见公开报道,一说20亿美元。当此中国还有大量贫困农民和城市人口,还有日益扩大的失业大军,政府在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国计民生攸关的项目投入太少的情况下,耗费巨资搞航天是否值得,应予考虑。
二、在中国,神五上天是个突破。但摆到国际上来看,俄、美在四十年前早已实现,现早有突破。神五不过相当于四十年代水平,不宜估价过高。
神五装备、技术和人员训练多来自俄国,没有实质上的突破、创新。因此,与俄美两国的差距仍然很大。
载人宇航飞船上天,在今天的欧洲和日本的科学技术也都可以做到,只是他们考虑到经济代价太大,又需经人民批准,不为而已。所以,在国际上过分自我宣传,没有实际意义和效果。
三、神五上天能否取得国防和经济上的多重连带效应,官方多表示肯定。韩德强教授客观地认为,神舟五号是中国航天工业的单骑突进,若无国家大政方针的跟进调整,很难取得国防和经济上的多重连带效应。从这个意义上,神舟五号确实有点象一个大礼花,鼓舞人心,但实效不多。海外舆论讲得比他更为突出。
四、神五上天,实效并不太大,但已引发了一系列副作用。一是外国舆论,如英国的《经济学人》,认为中国既已可以耗巨资于航天工程,不必再给予国际援助和贷款,如日本立即大幅度削减了对华贷款;一是国际上的中国威胁论再次抬头[如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NICHOLAS D. KRISTOF)于2003年12月20日在《纽约时报》登载的一篇题为“中国威胁?”的文章-编者注]。
因此,在国际航天领域的竞争中,中国并没有特殊的优势,发射载人宇航技术也不是展示国力的标志。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