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克思:温家宝访美与中美台三赢

温家宝访问美国,在经济上做出让步,换取布殊对台湾领导人的批评,双方各有所得。但是台湾不接受批评,顺应民情继续在民主道路上前进,陈水扁反赢得更高威望,从而形成“三赢”局面。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十二月七日对美国作4天的访问。这是中共十六大以后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自然有其指针意义。为了各自给自己的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双方在事先都去抢占制高点,或者说先发制人,以便会谈一开始就处于主动的地位。

会谈前双方抢占制高点

美国方面的制高点显然在经济问题上。所以早在夏天就人民币升值问题上发难,然后再扩大战线。美国政府十一月十八日宣布对中国纺织品实施新的配额限制,包括针织品、胸罩和睡衣三大类产品未来每年进口成长率不得超过百分之七点五。十一月二十五日,美国商务部又宣布初步裁定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彩色电视机存在倾销行为,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彩电收取百分之二十八到到四十六的反倾销关税。除了纺织品和彩电问题之外,美国还在调查一宗中国木制家具反倾销案,美国家具制造协会在对美国贸易委员会提出的反倾销申请时,要求对中国进口的木制家具征收百分之一百五十八以上的反倾销关税。这些商品,都是这两年来进口美国激增的商品。

由于在这以前中国的一个贸易代表团刚同美国大公司签署明、后两年价值六十七亿美元的采购协议,并且还有几个贸易代表团将陆续赴美,因此中国对美国限制纺织品进口大为不满,因此紧急约见美国驻中国大使雷德,并且停止贸易代表团的出访,以及扬言会增加美国货的进口关税。从中国的角度,似乎美国的做法太不友好;但是在美国看来,两年才六十七亿美元的采购合同算得了什么?因为中国对美贸易每年的顺差已经达到一千三百亿美元,而被限制进口的纺织品也才值五亿美元左右。因此估计中国就是叫叫而已,中国绝对不能抛弃美国的出口市场。

而中国要抢占的制高点是台湾问题。本来,《华盛顿邮报》准备在温家宝抵达华盛顿时对他做个人专访,但是温家宝知道后,却要他们的记者在他出访前到北京访问他,显然是要利用美国传媒向美国释放信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中国的统一”。果然,美国政府被吓坏了,害怕台海将因此发生战争,因此对台湾施加压力,然而台湾的民主运动有其发展的自身规律,哪里可以说停就停 ,何况是在大选期间。所以后来出现布殊总统当着温家宝的面批评“台湾领导人”的事件。

中国让经济美国批台湾

综观温家宝访美,就中美台关系来说,大致有以下几件值得评论的事件。

在经济问题上,温家宝都对美国说好话。温家宝同意两国官员一月在北京会晤商讨人民币汇率问题,白宫将派遣顾问,协助计划人民币放宽浮动。目前双方正在讨论的过渡性措施包括把人民币紧钉美元的交易幅度稍微放宽、把只紧钉美元改为紧钉多种货币等。在纽约银行家协会的午餐会上,温家宝提出改善中美贸易五项原则:互利共赢;把发展放在首位;发挥双边经贸协调机制作用;平等协商;不把经贸问题政治化。

因为中国有求于美国,所以看来北京也不敢在贸易问题上对美国采取欺骗的态度;由于美国在十一月中旬对中国的三种纺织品设配额限制后,中共取消的大豆采购团立即恢复了行程,十二月十八日在芝加哥市签署了购买二百五十万吨美国大豆及另购二百五十万吨大豆意向书,总值十四亿美元。至于有关电视和家具的反倾销调查,美国仍照样进行。

但是外界反响最大的还是布殊在同温家宝会晤时有关两岸关系的讲话。布希与温家宝在白宫椭圆型办公室私下会谈四十分钟后,对于记者提出“台湾公投是否应该取消?”的提问,布什表示,刚刚他才告诉温家宝,美国政府的一个中国政策是基于三个联合公报,以及台湾关系法。他还说,“我们反对中国或台湾片面改变现状”;“我们反对台湾领导人有意要片面改变现状的言行。”为了表示布殊并没有向北京倾斜,官员主动提及,布殊在会谈中也告诉温家宝,如果中国企图以武力改变现状,美国必须介入。布殊也表示,美国的最高目标是维持台湾海峡的和平,美国绝对不放弃支持台湾的民主与自由。温家宝则重申在联合国的讲话中所说的,尊重台湾人民要求民主的诉求,但指责陈水扁当局假借民主要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对于这种分离活动,中国不能容忍。对温家宝说布殊“反对台独”的立场,布殊沉默以对。

美国政策没有脱离大框架

在这个问题上,需要了解近期美国对两岸关系的立场。由于中共配合美国解决朝鲜半岛非核化问题,而在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中,也没有坚持反对立场,所以美国认为中美关系处在历史上的最好时刻,以此鼓励中共。但是今年十月底陈水扁总统访问巴拿马过境美国时,美国也给予尽可能最高的礼遇,台美关系也是断交后最好的时刻。

二○○四年是台湾总统选举年,国家认同问题因为公投和制宪议题而炒热,北京也循例发出一些威吓,所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在十月十五日的记者会上就说:“我们非常坚定地相信,没有人,没有人,可以尝试片面改变现状。”也由于中共与台湾统派传媒一直在炒美国已经从“不支持台独”改为“反对台独”,因此白宫官员多次解释美国政策,一方面重复赖斯不可以改变现状的论述,另一方面也澄清“不支持台独”的立场。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会主席夏馨也强调, 两岸前途未来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达成结果的过程,也就是必须用和平的方式解决。

由于台湾民众关注国家认同问题,因此原来反对公投和制宪的国民党和亲民党,后来也改为赞成的态度,一度提出比民进党还要激进的主张,最后通过国亲提出保守的公投法版本。虽然保守,但已经是台湾民主进程上又一个里程碑而令中共恐慌,所以温家宝发出不惜牺牲一切代价维护统一的恐吓和布殊对台湾领导人的批评。中共的恐吓并不意外,问题是如何看待布殊对台湾的批评。

首先,布殊的讲话没有跳出美国对两岸政策的框架,也就是一个中国、和平解决、不支持台独。布殊始终没有公开发表“反对台独”的言论。

其次,布殊的批评是对台湾的误解。因为陈水扁提出的防卫性公投内容不涉及统独,而是要求中共撤回导弹。有人说,这点台湾内部没有异议,何必公投,因此是有意挑衅中共。其实中共的导弹才是对台湾的挑衅;台湾国内也有人以此来恐吓民众接受中共的统一,反对台湾的主流价值,因此不是没有异议;更何况,台湾民众有免于恐惧的权利,这是联合国人权宪章规定的,因此必须用公投来表达。无奈台湾传媒着重渲染陈水扁如何挑衅中共,美国也被“传染”了。

台湾问题更加国际化

再次,美国的批评很难有实质结果。一方面公投内容不涉及“统独”,美国没有批评的理由,因此不存在台湾是否接受的问题;另一方面,大选工作已经热火朝天,特别是国家认同问题,导弹威胁成了众矢之的,此时要陈水扁撤下这些议题,就等于陈水扁在大选中非败不可。而陈水扁继续坚持公投,反而提升陈水扁的民望,表明他是不屈服在外力之下的领袖人物,有助于他当选总统。而美国也不会对台湾采取制裁措施,因为台美的共同战略利益远远重要过他们的分歧。布殊的表态成了一个给中共看的姿态,也是台湾不再往前走的底线。

第四,布殊在温家宝面前批评台湾,温家宝兴奋到立刻宣布访问成功,表明他在国内受到很大压力。布殊这番话救了他。因此也可以理解布殊介入了中共高层的权力斗争,协助胡温巩固他们的地位;对手自然是江泽民及其帮派。

第五,中共向美国告洋状,等于承认台湾问题的国际化和美国在解决两岸问题的主导作用,这对台湾是有利的因素。而布殊此举虽然受到保守派的批评,但是也可换来中共在经济上的让步,也有利于他明年的总统选举。

这种基本上“三赢”的局面非常奇特,这恐怕是选举期间的特有产物。而所得最少的恐怕还是中共自己。最根本原因它仍是一个独裁国家,美国不可能真同它结成战略伙伴关系,这也是台湾拒绝“统一”、并且会得到同情的根本原因。而两岸关系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中美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也没有解决,因此未来仍有许多变量。

(争鸣)(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