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的谎言和真相
很少有人真正知道奶粉的配方,如果按厂商解释,奶粉是用纯牛乳经蒸干加工而成,基本是用8.5吨牛奶蒸干成1吨奶粉,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营养损失。“但即便对国内一些奶制品大厂商来说,按这种标准生产的奶粉顶多不到20%,也就是售价最高的那部分高端产品。”一位在国内某大乳业厂销售部门供职的经理陈小楠(化名)对记者说,超过80%的中档和低档奶粉都需要大量勾兑。她介绍,勾兑的原料通常是淀粉和乳清粉,勾兑的底线则是“国家卫生标准,婴儿一段奶粉的蛋白质含量不应低于18%,二段不低于12%~18%”。而实际上,大量销往农村和一些贫困地区的低档奶粉都略低于这个标准。这名从事乳品行业工作数十年的销售人员承认,长期以来,消费者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消费奶粉,“没出事情以前,奶和蛋白质的含量没有人来追究”。陈小楠说,这是由某些企业和商家共同制造的一个谎言。
中国奶粉市场之大,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秘书长牟静君以婴幼儿奶粉为例算了一笔账:我国每年大约有1700万婴儿,就算其中80%能够得到母乳喂养,那么还有20%,也就是340万婴儿没有母乳,需要用奶粉来喂养。“每个孩子每年需要27.2公斤奶粉,这样总计就大约需要9万吨奶粉/年,这里计算的是6个月以下的孩子。那么稍大一些的孩子呢,每年大概需要31公斤奶粉,总共大约需要11万吨。加上母乳不够的,用一些奶粉来补充,大概也需要9万吨左右,这样每年的婴幼儿奶粉市场就需要30万吨。而排除其他因素,50%的市场也要15万吨。这几乎是一个一年7亿美元销售额的大摊子。我国现在一年的婴幼儿奶粉产量仅8~10万吨,所以市场的潜在空间极为可观。”
另一个方面,中国还是贫奶国,对奶源的争夺甚至成为乳品业在乳业立足的根本。王丁棉接受采访时称,全国现有存栏奶牛约600万头,但平均单产鲜奶每年不到2000公斤。而美国奶牛平均单产鲜奶达8340公斤,澳大利亚奶牛平均单产鲜奶达8000~10000公斤。差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还表现在质量上,国产奶牛的质量逊色于国外良种奶牛。“中国奶牛目前的年增长幅度为10%,凭借这样的增长速度很难支撑中国乳业高达30%的增长速度。这样大的供求缺口,只能通过用勾兑奶粉的手段弥补。”“中国还存在一个季节性问题,夏季是消费高峰,而夏季却是产奶淡季。在产奶旺季将多余牛奶转化为奶粉,在产奶淡季将奶粉勾兑以扩充销量,成了乳品行业调节季节性缺口的一种方式。”
农村,廉价的需求和供应
真正具中国特色的现实是,奶粉的消费主体已经从城市开始向农村转移,“从西方国家都经历过从奶粉到液态奶到干酪的奶制品消费变化轨迹,这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另一位奶制品行业人士韩海舟认为,在中国,这种消费因素让事情变得复杂,因为相对于城市更为弱势的农村,“往往容易成为廉价商品的倾销地”。韩海舟的专业是替大乳业公司作食品质量鉴定,他亲眼看到那些被贴上“廉价品”的奶粉被分门别类,装上车皮,运往农村。“目前我国乳品消费的主要集中地,北京、上海和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奶粉消费量不到整个乳制品的一成,随着去年脱脂和全脂奶粉的关税大幅下降,高端市场又几乎被进口奶粉垄断,所以高成本的高档奶粉市场极其狭窄,奶粉开始兵走农村,并且变为一种廉价供给品。”“而廉价品最后被伪劣品大量替代,主要原因同样是购买力。”
阜阳就是个典型,而和它相似的情况在广大的中国农村比比皆是。曾在农村从事乳制品经营销售活动长达6年之久的胡天明深知中国农村的现实,“当地的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很多农民,特别是年轻人要靠外出打工挣钱糊口,所以当地形成了一个习惯,小孩出生以后,往往是不满月父母就出去打工,为了让小孩不养成依赖母乳的习惯,即使是小孩出生时候有母乳也不用母乳喂养,往往是父母出门打工之前,给小孩买一两箱奶粉,放在家里,让爷爷奶奶照顾孩子。我和当地一个受害婴儿的奶奶聊过,我问她孩子喝的是什么牌子的奶粉,她根本不知道。”“而目前农村奶类消费水平又极低,人均消费水平只有城镇的约1/10,这么大的增长空间,低价奶粉足以薄利多销。”实际上,这个市场正被一些大厂商以外的牟利者注意,并且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
运输成本的低廉也是奶粉大举进入农村的重要原因之一。据韩海舟介绍,中国的奶源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北方城市,占有全国70%的奶牛和超过60%的原奶,原奶成本也为南方的一半左右。北京有三元乳业,上海有光明乳业,而南方的奶源是不充足的。“鲜奶进入农村显然不现实,奶粉保质期长,便于运输,一些中间奶粉代理商出现,他们的生意就是把大包装的奶粉进行分拆,然后重新勾兑、包装,再进行销售。”韩海舟说。
奶粉作坊和产业链
“正规厂家的奶粉销路,一般都是从厂家直接供货到一级代理商,由一级代理商通过开票,县级由一类代理商分到县级分销商。”胡天明说,劣质奶粉的生产商则通过流通供应商销售,像市、县级的批发市场上不固定的经营户,由他们直接供应集镇。
生产配方奶粉的企业从内蒙古等奶业基地购进淡粉(直接用鲜牛奶制成的奶粉),然后按照配方加进钙、锌、铁等微量元素,配以一定比例的脱盐乳清粉、蔗糖、精炼植物油、麦芽糊精、维生素等,再送进喷雾塔制成粉状,包装出售。一家中等规模的正规奶粉厂,需要员工七八十人,撇开用于维持正常生产所需的数十万元流动资金不谈,仅用于生产设备的投资就达两百多万元,作为生产线的关键设备,一座喷雾塔的费用就在数十万元。一名业内人士叶成(化名)透露,绝大多数生产劣质奶粉的地下企业其实就是一些小作坊,两间民房、一台最简单的包装机外加两名包装工人。“配方奶粉必须经过喷雾塔工序,找中等规模的奶粉厂加工生产,几乎是所有小企业的解决之道。每年生产旺季,周边台州、泰顺、乐清一带的小企业都会带着原料来找一些地方企业加工。各家小企业原料中淡粉、精炼植物油、麦芽糊精、脱盐乳清粉等的配比都不相同,是各家的商业机密,断然不肯透露给竞争对手。”
叶成说,按照每袋奶粉5元钱的售价,如果蛋白质含量为6个百分点,一袋奶粉只能赚0.1元。“一个包装袋3毛钱,一吨进口淡粉2万元左右,一吨国产淡粉1.6万元左右,一吨麦芽糊精2900元左右,一吨乳清粉8000多元。我怎么算,两三元的售价都不可能赚钱。”他介绍,河南、安徽、山东一带有些小作坊,生产的奶粉每袋就只卖两三元。这种所谓的奶粉很多根本找不到蛋白质的影子,作坊主大量掺入廉价原料,如炒面、白糖、菊花晶等。
相比之下,那些流通供应商显然更乐意代理后者。胡天明说,这又是一笔利润账,“质量稍好的奶粉12元一袋,对商场供应价在13元左右,就是5毛到1块钱的利润,然后市场的流通销售价格在15到16元左右。零售厂的利润应该一袋在两到三块钱,这样一袋往往只能赚几毛钱,而卖低劣的,差价大,3块钱进,10块钱卖,他能赚7块钱。”“给这些小作坊代销奶粉一般不需要预付货款,卖出去后却有丰厚提成,流通供应商们就更积极了。”
叶成说,小作坊主通常会派出业务员在全国各地建立销售网络,由业务员带着劣质奶粉进入农村市场寻找代销商。这通常是一个单线联系。“代销商不可能直接到厂家进货。虽然劣质奶粉外包装上有电话号码和地址,但不要指望哪样会是真的,销售商只有业务员的联系方式。会交待在某处一个办事处,代销几个省的产品,过几天一起发货。”
三联生活周刊
- 关键字搜索:
- 致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