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三次大卖官
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卖官发生在汉灵帝称帝后的光和元年(公元l78年)。灵帝称帝不久,便感到与先前各帝相比,私财寒酸,帝威不高,于是巧立名目,广刮民膏。到光和元年,地方百姓油水被榨尽,其贪欲仍未填平。这一年灵帝颁旨在全国“大卖官”。帝旨一出,各地有财有势者踊跃认购求官。不久灵帝针对那些有心无财者又特行一条规定:无钱者可先行赊欠,需资到位后加倍清偿。这一下绝大部分地方官位被抢购一空。但也有边恶瘦穷的地方,官位无人问津。灵帝又行一策:这些地方的官价可以讨价协商。这一下官市更加兴旺,后宫库银很快暴满。灵帝眼见敛财灵验,在同年再度下令:将朝中“三公”重位按每职一千万拍卖,“只留帝位不市”。史载,那些花钱做官的人在位时,“一利不兴,一弊不除”,恨不得揭地而成金。黑暗世道可想而知,黄巾起义由此爆发。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卖官在明未“南”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五月,崇祯吊死煤山,福王朱由崧逃到南京称帝。这年九月,新帝为了豪夺民财,不顾灾难,在大臣马士英的建议下,批准在朝野中“大卖官”。具体办法为:取消延续数百年的生员(秀才)试取制,改为以纳银多少来定“名次”。一时间,各地 “生员”云集。一个多月后,廷中又下令:县以上三级正官,一律以银竞争。一时间,南京城里民谣四起:“中书随地有,都督满街走,监纪多如羊,职方贼如狗!”这种大卖官,后果是官僚机构庞大,冗员大增;新官候缺,旧官又想固位。于是众官拼命向上行贿,民怨沸腾。再加上其他虐政,这个“弘光”朝廷只在世一年零四天,便消亡了。
历史上的第三次大卖官自清朝中叶始。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是以“捐”之名,行卖之实。本意似乎堂皇,但网开一面之后,只要花钱,连朝中的品官也可捐得。由于各官捐的人多,清廷不得不以钱多寡论座次,将那些捐宫之人分为“新班先用”、 “新班遇缺先”、“新班遇缺间”、“本班尽先”等花样,而最优先的,叫做“大花样”。这次“卖官”时间之长,危害之甚,旷古未有。那些使了银子的人,尽管 “每天只会站班、请安、叩头”,他事一概不管,也能安事其位,以致全国官员无人不贪。时人也有口谚道:“一天官,一日贪,一事不贪是清官。”最终吃苦头的,一是国家,二是百姓。
- 关键字搜索:
-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