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星岛日报1月17日消息: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在北京病逝,终年八十五岁。在赵紫阳入住的医院及住所的保安明显加强。
在北京医院,今早陆续有不少豪华房车驶至北楼主要是高干居住的地方,在场有不少记者在聚集,但若在拍摄就会被该处的保安及武警阻止。
除医院外,赵紫阳的住所今早仍然挂有红色灯笼,但保安亦明显加强了,除了有平日在此处站岗及巡逻的两名武警外,亦有几名便衣人员在现场巡逻。
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今天逝世,事件引起各方关注,香港多位时事评论员及学者认为,赵紫阳逝世,对中国政局影响不大;但也有学者认为,赵紫阳病逝可能会触发部份知识分子要求平反六四及重新评定赵紫阳的历史地位。
时事评论员刘锐绍接受媒体访问时首先对赵紫阳病逝感到可惜。但他相信,“赵紫阳的死对现在中国政局影响不大,因为赵紫阳已淡出政坛超过十五年,目前政治气氛及社会形态也与八十年代不同,但是否引发一些突发事故,仍要视乎官方对赵紫阳的评价,如何回应民间的悼念活动及政治诉求等”。
香港公开大学人民社会科学院副教授苏维初也说,现在中国社会不像八十年代,目前政局稳定,相信赵紫阳逝世引起的社会动汤会减少。
苏维初认为,赵紫阳代表共产党改革派主流看法,相信他会受到历史的肯定,但认为唯一不足的地方,是他未能充份与已故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合作,以及改革派在行动方面过急,以致最后被推倒。
城市大学政治学讲座教授郑宇硕表示,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病逝,对中国的政治形势不会有大影响,因为目前政治架构已相当稳定,不存在不同阵营的激烈政治角力。
郑宇硕认为,赵紫阳对中国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起着重大贡献,容许中国学习社会主义的长处。他指出,赵紫阳又以同情态度对待“六四事件”时的绝食学生,因此赢得知识分子的支持。
不过,郑宇硕说,赵紫阳病逝可能会触发部份知识分子要求平反六四及重新评定赵紫阳的历史地位。
赵紫阳长期患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多种疾病,多次住院治疗,近日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一月十七日早上七时零一分在北京病逝,享年八十五岁。
BBC中文网:
1月17日报导/被中国当局软禁多年的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5岁。他曾经担任国务院总理,并积极推动中国的经济改革。
在1989年天安门民主学生运动的时候,赵紫阳由于同情学生运动,被最高领导人邓小平以及其他党内元老解除职务。
他在上世纪80年代主要担任中共总书记和总理职务。在他主政期间,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层面,由于知识分子要求人权和民主,中国经历了"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以及八九年的"六四民主运动"
赵紫阳1919年出生于河南省一个地主家庭,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经在广东、内蒙古和四川担任党政领导工作。在四川期间赵紫阳领导农村改革,获得巨大成功,并在中国推广。
推动经济改革
正是因为赵紫阳70年代中期在四川成功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他在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在同年出任国务院总理。
赵紫阳担任总理,全面负责中国的经济工作时,中国刚刚结束了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当时的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虽然提出要建立所谓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目标,要在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等方面实现现代化,但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却没有具体的方法。
中国在经济改革取得成就的同时,政治上仍然很保守。在经济对外开放的形势下,更多接触到西方民主人权思想的知识分子和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并倡导民主人权,表达他们的诉求。
在邓小平提出"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反"精神污染"后,当时的中共总书记胡耀邦被迫辞职。赵紫阳于1987年1月接替他出任代理总书记,并在同年正式担任党总书记。
主张政治改革
赵紫阳本人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在他出任党总书记后,希望中国有真正的司法独立,并在实践中加以落实。
身兼党总书记和政府总理的赵紫阳,在继续经济改革的同时,也力求在政治方面有所突破。
1989年4月,中国各地学生悼念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逝世的活动,很快演变成全国范围内争取民主的运动。赵紫阳亲自前往天安门广场,试图说服学生放弃绝食抗争。
正是由于赵紫阳对学生运动的同情,并反对动用武力对付学生,他在1989年6月被撤职。
中国20世纪80年代在赵紫阳主政时期进行的轰轰烈烈的经济改革与政治民主运动,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打下了丰厚的基础。
但是当今中国在政治层面离赵紫阳1980年代后期努力推行的民主法制局面,还有很远的距离。
- 关键字搜索:
- 综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