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沿海调查:偷渡为何屡禁不止

今天是农历腊月廿六,鸡年春节的钟声即将敲响,8名在伊拉克遭绑架获救的福建平潭同胞,都已被送回家中与亲人团聚。但因为债务缠身,人质之一的林斌在回家当天就外出打工。今天上午,记者了解到,林斌回到家人身边,正忙着办年货。

  就在人质回乡不久的1月30日,福建平潭边防部门又查获一起17人的偷渡案。福建民间流传着“海水不干,偷渡不绝”的说法。几年来,偷渡客魂断他乡的悲剧一次次地重演,但是,以生命换来的多次教训阻挡不住偷渡者的脚步。

  据统计,1978至1995年,中国东南沿海海外移民平均每年为10万-18万人,其中非法移民约占20%。我国每年有非法偷渡者约8万-10万人,偷渡成功率约为20%-40%,真正偷渡成功者(包括在海外被抓获者)约每年两万人。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日本是我国非法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偷渡客们漂洋过海、背井离乡呢?记者花费一周的时间,在福建省的福州市、长乐市、连江县、马尾区、平潭县、琅岐开发区等地进行调查,从经济、地理、历史、心理等多方面详细分析了东南沿海多偷渡的原因。

  “龙高线” 黄土地庄稼收成少

  走在福清市边上龙港镇到高山镇的公路上,村前面的土地上都林立着欧式、古典等风格的别墅,但是村后面都藏着许多土房子。路边到处都是黄土地,土地贫瘠,地里杂草和枯枝密布,一片荒凉的景象。

  当地的李司机告诉记者,20多年前,因为缺水,庄稼基本没有收成,当地的村民整天吃的都是地瓜干和地瓜丝,很少有大米。村民们珍惜每一寸田地,都把房子往后面盖。十多年前福建出现出国热,福清的许多人都跃跃欲试。现在,村民们靠出国赚了许多钱,他们一改原来惜土如金的传统,结果,这些土地不是荒废,就是成了洋楼的地基。

  据悉,“龙高线”由龙田、港头、三山、沙铺和高山五个乡镇组成,是福清乃至福建偷渡客最多的地方。大都数福清人都选择去日本、俄罗斯和阿根廷等国家。

  苍溪村 人均旱地仅二分

  1月24日,记者来到福清苍溪村,只见村前的一排排平房在村后林立的豪宅的“反衬”下,显得格外不协调。坐在村口闲聊的村民告诉记者:“不用我说就知道,盖得起小洋楼的都是出国的,像我们这个地方,想赚钱就只有出国一条路。”经了解,苍溪村没有靠海的优势,人均只有2分旱地和1分水田。该村共有600 多户3000多人,当地村民年均收入只有一两千元,但其中就有200多户盖了洋楼。

  在福清苍溪村四面崛起的高楼的“围攻”下,倪惠芳家显得格外的矮小和陈旧。40多岁的倪惠枷缘靡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