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从一座闭塞的山城考入京城著名大学的杏子,刚入学时对服装品牌一无所知,不知道什么是ONLY、ETAM、VEROMODER、 NOWHERE,也不用什么化妆品,对薇姿、兰蔻、资生堂更是闻所未闻,被室友喻为“名牌盲”。平日里大家大谈特谈的一些话题,杏子都很陌生,就连晚上的 “卧谈”都插不上一句话。
起初,杏子满是好奇地听别人谈论,觉得这也是在长知识,心想总有一天自己会像她们一样对那些陌生的品牌如数家珍。可时间久了,别人似乎已经形成一个语境,她更是难以插入。
别的女孩子都来自大城市,见多识广、时尚前卫,只有杏子一人来自农村。在农村,她最大的娱乐就是进城逛书店翻免费书看。中学时在班里,她有一个绰号叫“万事通”,把书上看来的东西讲给同学们听,大家都夸她见多识广,有时候连老师不晓得的东西她都知道,这让她很是得意。可是如今到了京城象刘姥姥进大观园。
为了融入其中,积累谈资,以后再到图书馆时,杏子不再只是去看《小说月报》、《读书》了,而有意去翻一些时尚杂志《上海服饰》、《时尚健康》等等。她发现,那些陌生品牌名字在这里都能找到出处。为此她对各种名牌作详细了解。
如此这般,杏子心里踏实多了。至少在别人议论时,她不像外星人一样什么都听不懂了。有时,大家争论得相持不下时,她还会故作高深地发表一番自己的高见。起初大家都没在意杏子的变化,后来发现她的造诣已经到了一定程度,才发现杏子什么时候眼界一下变开阔,成了“名 牌通”呢?
杏子还说,是校园的名牌崇拜影响了她,改造了她。她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会从一个淳朴女孩变得过于关注物质,而且这种关注在她看来真的毫无意义。后来发生的一件糗事终于宣告了杏子“名牌崇拜生涯”的结束。
有一天,她在街头小贩手中买了一支名牌化妆品,本以为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一番,怎知是假冒名牌劣品,用后引起皮肤过敏。事情传到班里,成为大家的笑谈。杏子尴尬极了,都是自己盲目崇尚名牌惹来祸端。
如果说本科女生,简朴而单纯,大家都以好看与否来评价彼此的衣着。那么研究生,成分复杂多了:应届的、往届的、有钱没钱的、商界精英、社会底层……于是,有了服装档次上的钜臁?p>当某女生穿着一袭名牌飘进教室时,顿时,知道这个品牌的和不知道的,均纷纷向女生投射羡慕的目光,因为大家明白,价值肯定不菲。时间长了,小芸发现,不少有身份的女生(包括自己有钱和家里有钱的),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着衣风格。
班里只穿一个品牌衣服的女生时有诞生,有定位某个名牌的,也有大众一点ETAM的,无形中,在女大学生中得出共识--这,才叫有品位。可并不是所有的女生都有财力这么有品位的,更多的则是在一些名牌打折的时候去淘一些过季的东西。
尽管是旧款或过了季节,心里倒是美滋滋的。因为买回去可以在周围几个寝室炫耀一圈,因为脖子后面的那个品牌标签足以让很多人心生羡慕,因为被问及衣服牌子时,可以理直气壮地大声回答。要是穿着没有品牌或名不见经传品牌的衣服,那就等着尴尬吧。
过年时妈妈买了一件新外套给小芸,不是名牌,但很漂亮。要是在本科时,小芸早就张扬地到处炫耀了。可是这次,小芸有点怕被问及是什么品牌。因为班里每每有人添了新衣服,大家的第一句话往往不约而同问是什么牌子的?而不是这件衣服真漂亮。若是名牌,好言好语都来了。
不幸的是,新学年的第一堂课,小芸的新衣服被一女生发现,好在女生不再追问,小芸庆幸躲过了一灾。心想,可不要再有那些好事之人过来询问了。
课间休息,小芸同班一女生添了个名牌新包包,FION 的,起先大家都没发现,当女生把包包从抽屉里拿到课桌旁边,终于引起大家关注,里里外外将她围住,夸赞她的包包。小芸转身时听到几句:“真够档次!”“等打折我也去买一个。”
看着那女生一脸满足的微笑,小芸不禁纳闷:校园怎么突然就变成了这样?品牌至上。只要是名牌,即使再丑也可以骄傲;如果不是,那么再漂亮也要低头。是什么造就了这种风气?那个被称为符号的标签,真的就那么有价值吗?
- 关键字搜索:
- 大陆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