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温家宝发话也没用?中国股市摇摇欲坠
中国总理温家宝本星期表示,要让中国的股市公开、公平而且透明,尤其是要保护那些非政府投资人。中国可怜的股民以为看到了曙光,但是残酷的现实是股票继续暴跌。分析人士指出,中国股市丑闻不断,连年疲软,要想振兴中国股市,就必须进行全面的结构性改革。投资人对股市无信心
多年来,中国经济虽然蓬勃发展,中国的股票市场却疲弱不振。司达盛全球咨询责任有限公司总裁、前美林证券首席经济师唐纳德·斯特拉兹海姆(Donald Straszheim)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时候指出,中国国内股票市场衰落由来以久。他说:“中国国内的上海和深圳股市去年是全世界表现最差的两个股市,分别下跌了15%和16%。与此同时,中国去年的经济增长率超过9%。这听起来很不合逻辑,但是实际上暗示中国在股票和证券市场方面,有一些最基本的问题,需要认真看待。”
斯特拉兹海姆告诉记者说,中国政府方面,为了抬高股市,实施了一系列小的行政上的所谓“改革”措施,但是这些举措,并没有发挥出改善股市的作用,原因是,如果没有大前提上的机制上的改革,这些小的行政措施上的所谓改革,是没有什么用的。他认为,需要进行的改革包括针对股市内部交易和其他违规行为,大力加强控制措施,并且让有关上市公司的信息和资料,让外部的投资人觉得可信;而且要加强上市公司的管理和监控机制。否则的话,中国的股市,对外国投资人和本国投资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好的投资选择。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外交学会高级研究员彼得·凯南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从美国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股票市场缺乏透明度和各种监管机制不但会导致股票市场疲软,而且会导致股市崩盘。他说:“美国在30年代设立包括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一系列金融监管机制,都是股票市场崩盘以后,大家反省的结果;那时候,很多人认为他们被误导。实际上,20年代的股票市场是泡沫性的,持续不了多久,但是假如各种监管机制到位,而且信息透明的话,可能就不会出现那种崩盘情况。”
中国官方媒体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如何整顿股票市场是人们最关切的问题。在受访的四万五千个人当中,有四分之三的人认为整顿股市比反腐和解决贫富不均问题更迫在眉睫。
美国司达盛全球咨询公司负责人斯特拉兹海姆对记者说,中国股市要摆脱目前的这种困境,需要政府方面进行整套的结构上的改革,让投资者相信这是一个公平的投资领域;然而现在大家不这么认为。另外,他说,中国上市公司的性质也是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上海和深圳上市的绝大部份公司都是国有公司,而不是没有任何政府参与因素的、纯粹的公司和企业;近年来,随着中国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内外的投资人也越来越不那么简单地看问题。比如说,我们公司就对客户说,要投资那些真正按照市场规则运作的公司,而不要投资那些总要考虑北京政府怎么想、而且政府不定什么时候会干预一把的公司。”
总部在加州的司达盛国际咨询责任有限公司总裁斯特拉兹海姆分析说,一般来讲,如果经济发展形势良好,那么股票市场也会相应地表现不错;但是中国现在的情况不是这么回事,因为中国的投资人对股市怀有很大的戒心,他们对中国国内股市操作的规则不抱信心,宁愿到台湾或者香港等地投资,而不愿在上海和深圳股市上一显身手。司达盛全球咨询责任有限公司总裁斯特拉兹海姆对记者说,我不会把自己的钱投资到上海或者是深圳的股票市场,对我来说,那些地方赌博的因素大于投资的因素。所以说,他旗下的公司一般给客户的建议是,对这些地方,躲得远点儿:“有意投资股市的人,应该非常小心;除非对有关上市公司的各种数据有充份的信心,而且对股市运作的各种规则,完全有把握,否则的话,要小心。”
股市出生时就有“重大生理缺陷”
内地股市的兴起与国企融资密切相关,政府对国企的外部融资有着明显的偏袒,这就是其制度设计的关键之处。发行上市以国企为主;流通交易的分割性安排:三分之二的国有股与法人股暂不流通,只让三分之一的社会公众股行走江湖;市场准入国企优先,并予以特殊优待,保证其垄断地位,在缺乏竞争的条件下埋下了隐患;退出制度更是软弱无力,反复修补也无济于事……而美国等国外股市的普通股则是全流通的,而且还同股同权;学者们的评价说,这一严重的制度性安排缺陷所汇聚的流弊已经积重难返,今天则已到了股市性命攸关的拐点。
自1990 年在深圳、上海两地设立证券交易所以来,发展迅猛,融资额飙增,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大增,股票交易额持续增长,直到2004年证券公司事故频发之时为止。短短十几年,内地股市走过了欧美国家两三百年的道路。不过,国外证券市场是奠立在典型市场经济理论假设的基础之上的。显然,即便与欧洲国家相比,中国内地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就颇耐人寻味:权力干涉过多,法律规章缺失;监管机构形同虚设,股民利益放任自流;国有企业居多,民营企业稀少;传统经济产业主导,现代服务产业阙如;而且沪深股市功能雷同,交易品种单一……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内地95%的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进入股市之时背负着太多的责任,政府权力也随之深度介入到了证券市场;国有企业本身由于体制因素的惯性,缺乏相应的制约,其垄断地位容易使掌握话语权的大股东借政策漏洞转移上市公司的资源,股市就此成了一个圈钱、洗钱的场所之一,社会财富也随之流入少数权力高管的私囊。
较之于内地股市15年的短暂发育而言,国外股市则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其成熟的运作经验可资镜鉴。证券市场的一番国际比较之后可以发现,影响证券市场的因素固然复杂,但也可看出其中的关键所在就是制度的设计。正如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谢百三教授所说:国有股与法人股不流通,给证券市场留下了一个深深的遗憾、一个难以治愈的病痛,使中国的股票市场在一出生时就是个有重大生理缺陷的孩子。
内地股市开盘十五年以来已经成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名利场,各方头面人物一旦东窗事发都能由此牵出或明或暗的联系,而其股权分置的历史性痼疾在当下已经成了众矢之的,说是过街老鼠都不过分,即便稍有一点社会良心的学者也会对此义愤填膺,急欲拿出妥善的解决方案。挽救凄风苦雨之中摇摇欲坠的股市成了2005年开局的话题。
- 关键字搜索:
-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