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的跨国流水线:美国销售台湾代理大陆制造(图)
当一个美国的消费者点击惠普电脑公司(Hewlett-Packard Co.)的网站的时候,我们假设他选中的是一款Pavilion zd8000的笔记本电脑。这个订单经过电脑系统很快就传到几千英里以外的中国工厂去了,也许很多人都没有听说经营这个工厂的品牌──台湾广达电脑公司(Quanta Computer Inc.)。《华尔街日报》6月9日刊登记者蒂(Jason Dean)和谭裴荣(音译,Pui-Wing Tam)联合撰写的文章指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广达电脑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笔记本生产厂家。
记者从网上获得的中国海关统计数字显示,广达集团笔记本电脑在上海松江月均产量在2005年一季度已达近150万台,在全球笔记本电脑月均产量中所占比重由原来的四分之一上升为三分之一。广达电脑总裁林百里2005年4月份表示,2005年广达在全球笔记本代工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30%左右。广达集团副总经理李杜荣4月4日说:“上海松江将是广达今后唯一的生产基地,未来广达也会将部分研发业务迁往上海,与台湾的研发机构进行全球分工。”
广达2005年4月正式停止台湾服务器生产线,在5月中旬相关设备迁移至上海松江。《华尔街日报》披露,广达电脑公司和惠普以及戴尔(Dell Inc.)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许多订单都是在遥远的中国上海完成生产的。但是在寻找廉价生产基地和人力、物力的分配上,许多美国公司也不得不注意到地缘政治的敏感性,周旋在台湾和大陆之间,有时候可能变成相当辛苦的事情。
在这个复杂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复杂的如何取得平衡的问题。大型的美国公司必须考虑到诸多中国生产厂家制造看起来“雷同”电脑的问题。而当美国公司又纷纷降低出价的时候,这些和约厂家也在逐渐萎缩的价格中挣扎。尽管台湾和中国大陆之间的政治气氛越来越紧张,但为了降低人工,广达还是不断的把生产重心转向了大陆。但是台湾的管理者无法直飞大陆,他们必须在香港转机。这样本来2个小时的旅行就变成了8个小时。
以前,台湾政府为了避免在经济上过分依赖它的“政治宿敌”──中国大陆,严格限制台商到大陆投资。据多维记者从中国当地媒体获得的资料显示,到1989年为止,还只有三、四十家劳力密集型、技术层次低的电子零组件与消费性电子的成品组装业在大陆投资。但从9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电子产业赴大陆投资不仅金额大幅上升,而且逐渐成为台商投资的主力,其占台商赴大陆投资金额的比重,由90年代前期的不足20%,迅速增长为90年代末期的50%左右。
从地域分布看,当时台湾电子产业在大陆投资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2001年,经台当局核准的台湾电子业在上海与江苏投资件数为190件,金额6.7亿美元,分别占当年该行业在大陆总投资的49.6%和53.2%,在广东投资案件为135件,金额4.1亿美元,分别占该行业投资的35.2%和 32.7%。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在该年吸引了近90%的台湾电子产业的投资。至于笔记本电脑业务,2001年也是重要的转折点,到2005年台湾笔记本制造商85%的产品都来自中国,比起4年前的4%有着巨大的飞跃。
1998年成立的台湾广达公司从2001年遵循大趋势打入上海,现在该公司90%的生产都在那里,总员工人数达到2万人。中国大陆政府对这样的投资采取鼓励的态度,笔记本电脑的电子工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最重要的部分。中国2004年十个最大出口商家中的八个都是海外电脑或者其它电子产品的生产商。许多年以来,惠普等公司把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作为生产笔记本电脑的最佳选择,但是这种情况从90年代后开始改变。《华尔街日报》披露,广达和其它几个来自岛内的竞争对手──仁宝电脑(Compal Electronics Inc.)、英业达集团(Inventec Corp.)、纬创资通(Wistron Corp.)等形成巨大的台湾品牌阵营,几家公司总共代理生产的电脑占到世界总量的80%。
在外购的帮助下,惠普和戴尔成为全球大的笔记本销售商。根据美林公司的统计,外购占其总销售一半以下的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不断亏损,在2005年将其个人电脑业务卖给了中国的联想。但是美国公司和电脑代理公司还有他们的第三房生产厂家之间的关系可能非常微妙。惠普和戴尔等公司采取“脚踏多条船”的方式来控制生产厂家的要价,为了竞争得到这些美国大公司的青睐,中国生产厂家总是互相压低价格。
惠普生产线供应总执行经理巴哈拉(Roger Bahalla)说,作为一个合作策略,惠普总是会同时接触6个以上的生产厂家,“这就是保持商业竞争力的方法”,他补充强调,惠普超过98%的电脑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关于到底应该有多少合作对象存在一个理想的商业数字,我们不想其中的任何一个变得过小或者过大。”戴尔的公司发言人蒙查卡(Lionel Menchaca)表示,该公司笔记本电脑的最后合成总是在爱尔兰、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完成。成品被运到美国境内,配上其它的附件,输送到购买的客户端。
蒙查卡说,“但是认为戴尔美国公司本身并没有参加整个生产过程中是错误的。我们控制着全部从接受订单到生产的过程。”戴尔自己集成占总成本 60%到70% 的笔记本。然而,惠普的巴哈拉则承认,其它的公司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加州的帕罗奥特公司(Palo Alto),它甚至自己独立下单订购许多关键的部件──硬盘、显示器等等。惠普公司为上海的生产基地提供基本的设计方案,而上海现在也开始建立了设计中心。巴哈拉指出,作为一个消息灵通的消费者,笔记本电脑在中国制造这个事实不应该成为一个困扰。
巴哈拉对《华尔街日报》的记者说,“关键是是否以惠普的生产标准来进行作业的,我们的答案是:是的。”外购促进了类似于广达这样的电脑公司快速发展,然而,赚取利润的数额却也开始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从1999年开始,广达电脑公司的收入增加了4倍,目前为104亿美元,但是其净利润却出现了从 12.2%到3.6%的大幅度下降。“去年,广达集团宣称突破的100亿美元业绩略有水分。”广达内部人士2005年4月份表示,“今年,广达号称要突破业绩120亿美元,显然压力将更为巨大,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有效控制成本已迫不及待。”
许多电脑的关键部件仍然是被进口到中国的。以惠普的Pavilion zd8000为例,在网站上的售价是1199美元。这个价钱包括了这样一些东西:一个由美国英特尔公司(Intel Corp.)生产的微处理器、一个生产厂家在台湾的、总部在安大略州的ATI科技公司(ATI Technologies Inc.)出品的显卡。韩国和台湾提供液晶显示器和存储的记忆体。硬盘存储则大多来自于日本。对于像广达这样的公司来说,通常有两条生产线,一条包括由机器人完成组装的传送带。当一个订单进入,工人在另外一条生产线按照顾客的特殊要求对电脑进行配置。
但是在将阵地转移到中国以后,类似于广达这样的公司感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从现在的笔记本生意上诈取利润愈发困难。为了保持增长,广达也开始从多元化的生产中寻找出路,该公司现在也负责生产手机和LCD的电视机。与此同时,其它电脑公司还在挤入中国大陆生产电脑厂家的阵营,总部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希捷科技(Seagate Technology Inc.)目前就选在上海附近的地区生产生产其大部分的硬盘,甚至是LCD和记忆体也开始在大陆生产。
- 关键字搜索:
-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