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1944年豫湘桂会战国民党军失败的原因

 2005-07-02 08:2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1944年豫湘桂会战国民党军失败, 日军打通交通线, 一直被中国大陆作为蒋介石手下的国民党军无能及有心反--共无心或消极抗日的重要证据. 事实是怎样的呢?

孙挺信先生<<中日长江大决战>>中相关的段落:

"日本方面敢于在绝境中拒绝蒋介石的媾和建议,是基于苏俄在二次大战中与日本的一贯“友好”态度,估计苏联无论如何不会在1945年秋季前参战打日本,多数人则根本否定苏联会对日本用兵。因此,用于防御苏军的关东军,也一再抽调兵力到长江方面作战。

  在日本和苏联关系一度紧张时,关东军确有六、七十万兵力。但是从1944年初日军决定进行打通大陆走廊作战时开始,就大量向南调用该军。在 1至3月间,关东军一部分调往华中,使总兵力由一百六十五个步兵大队减少到九十六个大队,炮兵由七十三个大队减少到五十一个大队。兵员总数则由六十五万人减至五十万人。当豫中会战打响后,再次从关东军抽兵南下,至4月中旬,关东军总人数仅为四十万人。

  至1944年底,日军打通大陆走廊作战结束时,关东军比1943年减少了一半,仅二、三十万兵力。调出的主要兵团达十二个师团和一个坦克师团,以及大部分航空兵。1945年初,日军大本营制定了《驻满兵备大纲》,决定让关东军在外观上保持强大军备威容”,“以外貌强大的军备威胁苏联。”

  根据这个“外强中干”的决策,1945年1至3月,关东军再次被调出八个师团(其中一个坦克师团)和第6军司令部(调往华中)。

  3月底时,关东军的外貌是:二个方面军,三个军。关东军的实际兵力是:

  第 1方面军:

  直辖:第122师团;

  第3军:第112、第124、第127、第128四个师团;

  第5军:第126师团。

  第3方面军:

  直辖:第119师团;

  第4军:第123、第125师团。

  被一直宣称为百万精锐的关东军,在苏军参战前夕,仅为那点可怜的人马。而且,据日军陆军部记载,关东军的师团基本上是1944年底至1945年初临时征招补充的,名为师团,“实际上与精锐师团相比,战力仅为其30%。”

  在这同期,驻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派遣军第13军一个军、就有第60、第61、第65、第70、第69,第118、第63、第117、第59、第110、第39、第133十二个师团,再加一个坦克师团和三个独立混成旅团,而且这些师团几乎全是日军精锐。

  1944年7月底,中、美空军第一次从成都基地出击“满洲国”的大连、鞍山、奉天等重要城市;8月初,又接连以B29 飞机轰炸鞍山、大连、本溪和朝鲜半岛。中、美空军已经有能力大规模反击到关东军腹地。

  1944年底,日军大本营的战略意图是:派遣军以主力置于东南沿海,阻击美、英军登陆。

  冈村宁茨不以为然,认为派遣军既然有如此强大的兵力,就应该继续西攻,等打败了蒋介石,再回过头来对付美、英登陆。具体设想是:发动芷江进攻,夺取芷江要地,再突进重庆;发动者河口进攻,进而攻取西安,再由西安北攻四川盆地。

  经过坚决力争,大本营让步,同意了冈村宁茨的西攻方案,并将日本国内东部、中部、西部各军,及关东军的部分通信部队(计有线电六个中队、无线电十个中队)调入派遣军,又将第8飞行师团的两个独立飞行中队,调入第5航空军。

  1945年初春,大本营再次为派遣军增调各种兵力,计有:从日本国内调往的汽车部队和兵站等若干;新建的三个师团、十二个独立混成旅团,若干个独立警备队,以及从关东军调往的部队。

  1月29日。

  冈村宁茨在南京召开各方面军和各军司令官会议,正式下达老河口和芷江进攻作战的命令。

  令华北方面军实施老河口作战,第6方面军之第34军配合进攻。令第6方面军实施芷江作战。令第5航空军一部协同以上两军作战。

  最后,冈村宁茨在会上狂妄叫嚣,“本总司令官决心在三军将士奋起之下,在北方确保大东亚圈内的宝库;在东方海岸要域布成铁桶般的阵地,当敌登陆时予以歼灭;在西方排除万难挺进深入重庆要域,以摧毁敌之根据地!”

注: 事实上, 据我的分析, 在武汉会战后, 日军受到一定的损失, 加上战线延长及控制区增多, 其实力分散了. 对于根据国际形势明知将会与苏联或美英在苏联西部或太平洋战场作战的日本来说, 这是很不利的. 于是它在夺取了从北部到沿海以至于中部大量的中国土地后, 就不打算再西进攻击重庆政权. 因为他认为通过围困国民党军在西北部贫困的山区就能迫使国民党投降, 另外由于广西云南贵洲四川这几个省的地势是出名的复杂, 对于装备落后的国民党军是最有利的, 日本要进攻就要出动更多的军队, 要预备更多的伤亡. 这对于一面与中国作战一面准备与美英或苏联甚至于对美英苏同时作战的日本来说显然是难以接受的.(它要准备与苏联及西方国家作战, 工业制造能力就一定要保持, 熟练工人就不能征去当兵)陆军主力的实力也要保存, 于是其后的进攻主要着重于消灭国民党军的战区主力而不在于夺取更多的地区. 但到了太平洋战争失利后, 经过几年的战斗与封锁,国民党还不投降, 加上太平洋战争的形势, 使到日本决心在美英登陆前打通交通线并消灭重庆政权. 在德军败象还不明显的1943年,日军还把关东军主力驻在东北, 以备一旦德军攻占莫斯科便迅速北上. 但是到了1944年初, 德军已明显处于守势. 日本凭着日苏协议及苏德方面德军边战边退尚未大败的局面, 认为苏联方面只会着重于对德军作战. 加上东南亚方面作战不利,于是将几年来一直驻守东北的关东军主力调到中国南方与国民党作战. 国民党军根据过去几年与日本间的战役主要是局部性的战役来判断,加上以为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失利, 即使增兵也只会派到东南亚(这从蒋与美英协议,派远征军到缅甸帮忙可以看出),于是准备性不足. 另外, 国民党军的实力也仅能与日军维持一条基本的战线,当突然面对增加的四五十万关东军时, 其阵地就难免被突破了.由于关东军实力极强,机动性很强, 而一些国民党部队按照惯性的思维作战(包括了三次长沙作战大捷的薛岳)致使国民党军失利.但是国民党军保住了实力,使到日军统帅的在美英登陆前消灭国军主力及重庆政权的企图破灭了.日本虽胜,但是关东军主力调到了南方,而且分散了. 如前面所说的, 日本由于与苏联签了和议没有攻打苏联, 所以它认为由于美苏间的矛盾,苏联不会主动进攻日本. 事先没有做好军事部署. 另外大量的军队用在了东南亚和中国南方的战事. 它没有足够的兵源补充. 最后, 日本军部在苏联进攻后知道自身军队人数不够,苏联又有突击力强的坦克集群,于是他们的计划是以部分军队抵抗,减低苏军进攻的速度,收缩主力于东北各大城市,借城市的砖土建筑来对抗坦克集群,拖延时间并等缓增援.当日本的部分军队退入城市后不久, 天皇就宣布投降了. 8月14日日本投降, 8月16日苏军进入佳木斯,再过了两天进入哈尔滨,然后是长春,8月22日进入旅顺。苏军并没有打最硬的城市战就取得了胜利. 相比起打柏林苏军死亡三十万人, 打东北苏军只死了6万人(一说是三万人)。而苏联就以此轻微代价换取了外蒙独立,大连旅顺两地驻军,以及进入北朝鲜的巨大战略胜利。中国则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详细的战役介绍请看孙先生的<<中日长江大决战>>第七第八章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