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厦大才女——娶妻如此, 夫复何求?

常常在这里看到大家讨论名校学生,特别是北大清华MM, 却很少见有聊起厦门大学. 今天我想谈一下我所知道的厦大女生,不至于让名校高才笑话吧

和这所美丽如天堂的南方学校一样,厦大的女生有着健康的青春气息.你只要想一想每天平均攀登300级台阶(指的是住在石井的女生, 尤其是高层)的体育锻炼就知道, 这里的女孩子没有超重的.闽南歌曲淳朴的民风熏陶下,厦大的女生比之北京和上海大学又多了一些清纯自然. 自1996 至1999, 我在厦门大学度过了三年的硕士生涯. 我不善交往, 又加本科是外校生, 所以三年之中认识的人很有限, 不外是自己同系的研究生和宿舍的同伴. 今天所讲的两位女生, 一位是我的室友加学姐, 另一位则是我的同门师妹. 她们都是我的朋友, 很平常的女孩, 你走在厦大校园里随时都可以迎面碰到的那种. 但是你若是听过我讲的故事, 你一定不会忘记她们.

人物一: 周姐姐,厦门大学90级会计系本科生. 后攻读本校硕士, 199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一年. 于1998年赴美国宾州读博士, 2003年取得博士学位并开始在德州一所著名大学会计系任教, 时三十岁.

最初见到周姐姐时是在石井山最高的一栋女生宿舍的七楼也是最高层. 开学那天, 当我气喘吁吁地爬上无数级台阶, 推开707的房门, 我看到了一个气度娴雅的女生坐在临海的窗前看书. 房间里因着海风的缘故, 不但不热, 反而还有些凉. 看到有新室友来, 她很得体地打招呼和攀谈. 我们彼此都有点惊讶对方不是自己系的. 但后来得知学校安排宿舍不可能都排同系的在一起.

后来的日子证明, 与她同住是很美好的回忆. 我和同宿舍的另一位本系同学小阳很快就和她熟悉起来. 因为我们两人都是外校考来的, 不太熟悉厦大, 周姐姐在生活上帮了我们不少忙. 至今我还记得入厦大的第一个中秋节, 周姐姐买了一个大柚子和几片月饼, 带上我们两个到白城的海滩去赏月. 我们和周围许多别的学生一样, 聊到潮水占领了我们栖身的沙滩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日子久了我了解到, 周姐姐是江苏无锡人. 在认识周姐姐之前, 一直没有机会领略什么是“兰心蕙质”. 如今我养兰花, 在沁人心脾的芬芳中, 才真正理解为什么人们用兰花形容那些外表一般却气质迷人的女孩子. 其实她的身材与容貌都一般, 只是皮肤较白晰. 她的迷人之处在于气质和修养.她身上有着大家闺秀的风范. 她阅读广泛; 弹古筝, 画画, 填词, 样样都能来. 她的衣着也非常讲究, 不是一般时髦女孩的讲究品牌, 而是注重衣饰的独特与和谐. 她的衣服大多是她的身为服装设计师的父亲为她量身定制. 周姐姐偏爱长裙, 四季都有不同颜色质地的长裙在身, 潇洒飘逸. 厦门温暖的冬天和无时不在的海风无疑又使长裙更添风采. 我记得当时羡慕死了她有一个会做衣服的爸爸.

后来凌云707住的我们生物系的男生找借口要我们做他们的联谊宿舍. 除了我们班的一个男生外, 其他两个人我们只知道是同系的师兄. 1996年冬天的某个周末, 我们两个宿舍的同学一起去黄厝海边烧烤, 但仅次而已, 后来也没有什么交往. 可是, 半年后我和小阳在图书馆门前惊讶地发现周姐姐和其中的一位师兄挽手而行. 周姐姐大方地承认了他们的恋爱. 那位师兄来自山东农村, 儒雅英俊, 是生物系一位著名中科院女院士的弟子, 当年被批准直博的. 夏天, 周姐姐以优异的成绩硕士毕业并留校任教. 暑假的时候, 周姐姐带着男朋友回到无锡见过父母. 回来之后不久就听到他们结婚的喜讯. 他们后来住在南强那边的教工宿舍. 很少联系了.

再后来就是周姐姐先出国读博士, 先生后出来. 她的先生, 我们的师兄, 当年女院士的得意弟子, 因为出国的原因惹得院士奶奶不高兴了. 院士奶奶真够狠的, 师兄苦读四年, 为她做了许多工作, 连个硕士学位也不给, 并且下令把师兄的户口打回山东原籍. 于是师兄凄惨离去, 赴北京签证数次方赴美成功. 几年之后院士奶奶来美访问, 想必良心发现, 打听到了师兄的电话并致电问候. 师兄不在, 周姐姐接的电话. 周姐姐真是仙人, 对这么一位深仇大恨之人仍然能平静自如, 聊了许久, 并遵嘱转告师兄院士奶奶在美国的联系电话. 但师兄拒绝联系.

周姐姐30岁时取得博士学位并一所著名大学会计系的教职. 对于我由衷的赞扬, 她谦虚地说, 是因为她的专业比较容易在大学取得教职. 她还说象她一样的人很多了, 有次开会她碰到5位厦大会计系的女孩在美国大学教书的.

如今周姐姐32岁, 在大学任教, 家中有两个可爱的女儿. 依我对周姐姐的了解, 她是一个温婉娴淑的太太和一个充满爱心的妈妈. 周姐姐先出国, 一年后师兄才以陪读身份来美国. 在美国后他们又因为工作和学习分居两年. 周姐姐说孩子都不认识爸爸了. 如今他们才家庭团圆. 惟师兄因为出国前遭受的打击, 在美国的道路一直不太顺利, 如今还在奋斗学业.

以前常听人说, 夫妻来美国, 若是女的先来, 十有八九会散伙. 周姐姐的经历真让人敬佩. 她才华横溢, 聪慧过人, 年纪轻轻就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她同时兼顾家庭, 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中连续生了两个孩子. 她身为女人, 对丈夫不离不弃, 且能肩起家庭重担. 如今家庭稳固, 事业有成. 女人人生如此, 何憾之有?男人娶妻如此, 夫复何求?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