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官员培训归国感叹连连:哈佛原来如此"小气"

目前中国众多高校大兴土木,建成了许多设施先进、外观豪华的教学楼和实验楼,其硬件水平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的许多知名学府。而最近重庆市委副书记彭烨美国哈佛大学培训归来后却连连感叹:“和国内高校相比,想不到哈佛如此‘小气’”!这反差不禁让我们反思我们的校园硬件建设是不是有些太奢侈了……

  惊诧:哈佛原来如此“小气”:

  前不久,共青团重庆市委副书记彭烨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接受了为期四周的“高级行政官员”项目培训。

  培训期间,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令她终生受益的培训内容,还有哈佛大学及美国人的节约意识。

  节约建筑空间

  在肯尼迪学院,节约建筑空间是一种普遍现象。她参加培训的那所教学楼,不仅有1层、2层、3层,还有1.5层、2.5层,乘坐电梯时,电梯也会在半层位置停留。如此一来,教学楼的楼层间距就小了许多,空间虽然有些拥挤,但这样的建筑却节约了材料和能源。


哈佛大学图书馆

  报告厅一厅多用

  在国内,许多高校都有装修高档的报告厅或多功能厅,报告厅基本上用于开会和听报告,多功能厅除了开会,也没有多少功能。但在肯尼迪学院,教学楼的大厅是一个“天井”式的公共空间,既是师生用餐、读报、交谈、休息的场所,又是专家学者的讲坛,学院还在这里举行开学、毕业典礼。用餐时,桌椅分开摆放;开会时,工作人员再把桌椅拉到一起。“在这里做什么都可以,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公共活动空间和交流平台,真正称得上多功能厅。”彭烨说。

  学生公寓里摆着老式收音机

  彭烨在肯尼迪学院培训时住的是公寓,令她吃惊的是,房间里竟然还有一台兼具闹钟功能的老式收音机,电话也很陈旧。这样的收音机和电话在国内早就被淘汰了,美国人却还把它们当作好东西,整齐地摆放在那里。在美国,彭烨还住过其它宾馆,房间里绝对没有牙膏、牙刷、毛巾等小件物品,宾馆里的卧具也不是一天一换,除非客人有要求。

  用电子邮件、公共告示栏发布信息

  “在哈佛大学培训期间,我很少收到纸质通知,尽管培训活动地点在不断地变化,但我都是通过电子邮件、公共告示栏接收相关信息。”彭烨说,美国电子化办公程度很高,学生们全部使用电子邮箱接收信息。人家也没有那么多文件。在宿舍里,学生们习惯使用录音电话,如果接听者不在,电话就会自动录音,既省时又省话费。

  高校建设患上“狂热症”

  一些大学校长常把解放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一句名言挂在嘴边,“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非有大楼之谓也。”可惜,仅挂在嘴而已,没有几个人去认真思考梅先生话的深刻含义。有人还将这句话改为“大学者,既有大师,也应有大楼。”举目四望,不见大师诞生,但见大楼幢幢崛起,而且一座比着一座高,耸立天地之间,好不威风。某大学为迎百年校庆兴建的标志性建筑---双峰裙楼(双峰各有33层)将于明年竣工,这无疑是世界高校中罕见的超高层建筑!难怪有人说中国的大学得了“巨人症”。

  负债也要“圈地”建大学城

  南京中医药大学耗资亿元的图书馆,因经费缺乏,不得不建建停停。

  除了向高空发展,高校还在平面上极速扩张,各大学纷纷加入“圈地运动”的行列。几乎在一夜之间,全国冒出了五十多座大学城,平均每个省一个半还多。有的省为建大学城已负债20余亿。其中,南京的仙林大学城,宣布投入50亿元,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相当于26个北京大学的面积!校园面积扩大并超过 5000亩的高校已不在少数。2004年与哈佛并列世界第一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占地1820亩,哈佛大学占地2300亩。这些世界名校与中国的一些大学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

  硬件水平远超国外

  这些年来,我国众多高校争相征购土地、大兴土木,建成了许多设施先进、外观豪华的教学楼和实验楼,甚至一个大学就成了一个“城”,“城”内大楼鳞次栉比,至于有多少大楼其摆设意义远大于其实用价值,自然只有大学自己知道。有对比数据显示,我们的许多大学,其硬件水平甚至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的许多知名学府--不知这是否也是这些大学张口闭口就称要向世界一流大学冲刺的一种底气?除了校舍的豪华,我们的大学在其它方面也从来不曾“小气”过。高校官员购买豪华进口车、以出国考察为名的公费旅游、公费吃喝等等,都是千金一掷眉头也不皱一下的。

  彭烨说:“我国高校往往注重硬件投入,殊不知,它们的一些硬件早已超过国外知名大学了。高校作为教书育人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圣殿,应该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而不是一味追求奢华和高档!”

  硬件不能成就一流大学人才才是关键:

  不少学校在建设硬件时都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理由,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真的需要世界一流的硬件么?

  “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朱清时早年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工作过,他说,那里高层建筑也有,可更多的是陈旧的低层房子,但这并不妨碍它们作为世界顶尖的一流大学的声誉。牛津和剑桥并不是缺资金,而是把绝大部分钱花在提高教师和员工的素质和待遇上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牛津大学校景

  “国际一流大学大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吸引一流人才,尤其是顶尖的一流人才上,学校的层次和实力自然就能快速提升。”朱校长感慨地说,令人困惑的是,近年来国家勒紧裤腰带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可一些学校钱多了,就忙着去圈地、盖大楼,或者新办自身空白的专业,一个劲地往大而全的路子上走,这其实等于把大量的钱投入到自己的弱项上,重复建设了可能别的高校已经比较成熟的专业。

  一流大学的办学行为对高等教育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因此朱清时认为,既要遵循共同的办学规律和原则,又要具有多样性,根据自身定位,各辟蹊径。但是,现在高等教育界有一种贪大求全的不好风气,理工科大学要办文科,文科大学又要办理科,似乎只有办成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才能成为一流大学。内涵扩充了,外延就要随之扩大,招收的学生越来越多,原先的校园不堪重负,于是圈地建大学城,动辄几千亩地,似乎数量和规模的迅猛发展,就是一流。这是对一流大学的误解。

  朱清时呼吁:“高校发展既不能盲目膨胀,也不能千篇一律,关键在于内涵的优化,办出个性特色,才能共同营造出良性发展的高等教育‘生态圈’。以创办一流大学为己任的名校,不应该为这种‘圈地热’推波助澜。”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