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处处有白宫:亳州的李书记太没有历史常识

今天中午离开某宾馆的时候,特意给一个酷似白宫的楼照了张照片。

我在全国各地见过的这类酷似白宫的建筑物,不下四座。大多是机关办公楼或有官方背景的宾馆。这个现象有点意思。

中国人崇拜权力,因为大家都崇拜权力,所以对各种礼仪、建筑必须有一种政治化的约束力,不然有钱的人谁都想过过帝王瘾。因而自古对“僭越”的处罚非常严酷,“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在政治场上,官员不逾制,不仅仅是种保全之道,也是多少年形成的一种政治自觉。

二月河的“帝王系列”中,康熙的众阿哥争夺继承权那段时间,明争暗斗不断,还是四阿哥的雍正去南方整顿盐政回来,八阿哥等人给他下套,朝阳门外迎接时,多用了两面旗帜,乐队吹奏的是万岁爷凯旋回来的乐曲。雍正立刻觉察到,要求迎接的人如不拔掉两面旗帜,改奏乐曲,坚决不进城。

而明代宣德年间大太监袁琦被宣宗处死,其中重要罪状之一就是抄家时发现他藏有逾制的衣冠。--这是砍人脑袋最有说服力的罪状。

到了以后,革命成功,人民当家作主。据说老百姓喊领袖万岁是发自内心的,领袖也大度地喊出:“人民万岁”。

那是真命天子甫坐龙庭的伟大谦虚,要是真的以为老百姓也能称万岁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人民是一个超越具体个人被符号化的虚拟名词,它和活生生的老百姓不是一回事。

当然,因为是人民当家作主,不能明确地做出规定,衣食住行哪些是僭越。因为那些在台上的人是“人民的公仆”,而人民则是主人。你总不能规定一个主子还不能穿仆人的衣服,吃仆人的饭,住仆人的房子吧?

但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熏陶出来的官民,心里大多很明白,不会天真地以为公仆有的自己也能有,公仆做的自己也能做。一般会小心翼翼地遵循某种不便明说的规矩,尽量不“僭越”。安徽亳州曾经的李书记太没有历史常识,竟然也敢阅兵,他即使没有贪污方面的情节,估计也有人不会放过他。

一次去山东某市,看到一个特大的广场,上面也仿照天安门放了几个华表,佩服当地官员的胆子,好在那华表比天安门的矮一些。

其实,中国的官民对至高无上的权力,很多人有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艳羡心态,可以说许多人都有过皇帝梦。自己做不了皇帝,只能通过许多方式意淫一下。于是直到现在,只要打上御膳的幌子,什么做得一塌糊涂的酒席也有人去吃;为领袖专门烧制的陶器,从没有开封的库房里拿出来能卖出天价,连风景点租借龙凤冠照相的摊点生意也异常地火爆。

所以,地方一些官员建房子,恨不得也盖成一个天安门城楼。可是不敢呀,也有大胆吃螃蟹的,如重庆某乡镇把办公楼盖成像天安门城楼,有好事的报刊披露后,指责者甚众,当地官员马上否认他们是有意模仿。

其实,何必辩解呢?天安门的城楼样式又没有申请国家专利。

但我们明白,这行为比侵犯专利权后果更严重。

可是那些美丽的梦也得做呀?那好,中国的政治建筑我不能仿造,我仿造世界第一强国美国总统住的白宫总可以吧?外夷番王的“制”我逾一下没人会指责吧,布什和美国驻华使馆估计也不会给中国政府发外交照会。这种做法,既可以满足自己,又没有风险,多好呀。--据薛泳先生介绍,这“whitehouse”翻译成“白宫”也是中国人皇权心理作祟。本来就是个白色的房子,翻译成白舍、白屋、白楼最合适,可是按我们的逻辑,美国大总统住的房子能不叫宫殿么?至于五角大楼,那是兵部尚书住的,只能是“楼”而不能是“五角宫”。

曾经去一个韩国菜馆吃饭,菜馆名曰“青瓦台”;看过一个楼盘的广告,叫“白金汉宫”。

咱中国的制不能逾越,但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变通一下,逾一下英、美、韩等国的制无妨。--这大概是华夏大地多“白宫”的缘故吧。

想起前苏联的一个笑话。一个美国人和一个苏联人在一起吹牛皮。美国人说:我们美国很民主,随便骂总统,你们苏联行么?苏联人回答说:我们苏联也很民主,苏联公民可以自由地骂美国总统。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