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隋炀帝修筑大运河以后,扬州便成为漕运的集散地,以后历朝历代扬州又是两淮的盐业的中心,扬州成为一座极尽繁华的都市。富裕的盐商在扬州城修建了很多庭园,所以有“扬州以庭园胜”的说法,虽然后来苏州园林不断崛起,在扬州城还是留下数座精致典雅的园林,其中“个园”便是其中具有中国古典园林代表性的一座,名列“江南四大园林”之一。
*以竹名园 月映竹影
个园位于扬州郊区东关街,原本是清初寿芝园的旧址,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商黄至筠买下此园并加以改建。主人黄至筠虽是商贾钜子,但十分喜爱竹子,认为竹本固、心虚、体直、节贞,有君子之风,取宋代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之意,在园内修竹万竿。又因“竹”字的一半像“个”字,而竹子分叉上长出三片狭长的竹叶,也像“个”字,故得名“个园”。
竹在个园有特殊的地位,未入园门,便见修石依门,筱竹劲挺,竹间有嶙嶙石笋,门额上题有“个园”二字,园门墙上有稀疏竹影,竹叶形成的“个”字随风摇动,映衬着“个园”匾额。
园内竹林遍布,有挺拔秀逸的刚竹,有摇曳多姿的斑竹,有竹竿挺直的茶竿竹,竹节间距大的苦竹,竹叶阔大的箬竹,以及黄皮刚竹、金镶玉竹等。园中白墙中月亮门开在两片竹林之间,宛若一轮满月,映射袁枚的“一月映竹成千个字”的景致。
*别具一格的四季假山
个园的四季假山闻名遐迩,以分峰叠石之法,利用木石之间的不同搭配,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用四种景观展示了四季的更换交替,时空在这里仿佛凝缩一般。人们在春、夏、秋、冬之间悠闲漫步,体会岁月的流逝,别有一番情趣。
春景以青竹配笋石,意为雨后春笋,春竹出土,此乃春意盎然,并以十二生肖石像征生机勃勃的春天,故为春山。过春山,绕宜雨轩,便是夏山,以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堆叠而成,两旁奇石林立,姿态各异,山中有洞,秀木紫荫,深邃幽静,再配以一池碧水,环境十分清幽。
秋山以黄山石堆山,色彩有的赭黄,有的赤红,形状如同险峻的悬崖,石缝中配之丹枫,仿佛天成,在山巅处建一小亭,山中设有登山之道,盘旋而上,在山顶临亭俯视,但见黄石丹枫,一派秋意。
冬景位于东南小庭院中,由颜色洁白的雪石(宣石)堆造,雪石体态浑圆,在光线下散发亮光,在背光处则泛着青白,给人以冬日里积雪未化的寒冷感觉;同时在墙上凿有一些小洞,以对应“北风呼啸雪光寒”之意;此外冬山的西墙上又开一圆洞空窗,透过此窗可见春山的翠竹花丛,预示着严冬总会过去,春天即将到来的四季往复。
在这样一个不大的空间中将一年四季表现的如此淋漓至尽,表达出“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意境,其巧妙的构思和设计的别具匠心无不令人惊叹,也显示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绝妙。
*山水相映 亭榭典雅
个园虽然以精巧的山石胜出,但假山叠石的灵秀气质需要水来衬托。个园中的一汪清碧的池水与堆叠精致的山石相互映衬,两者相得益彰。山石倒映水中,衬配着云影和树影,清晰如画。池边绿树成荫,鱼儿在水中游戏,每到夏日,池中荷花朵朵,莲藕飘香,更增风韵。
个园还建有各种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石桥小院,如宜雨轩、抱山楼、拂云亭、住秋阁、透月轩等等,在园中散散落落、不经意地与假山、池水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独具特色。配上联对匾额,更有鸟啭莺啼、蜂舞蝶恋,极富画意诗情。
总的来说,个园在设计取自自然且结构严密,以四季假山汇于一园的独特叠石艺术而著称于世,而园中修竹万竿,幽篁叠翠,且以竹名园,又为其另一独特之处,真可谓“春夏秋冬山光异趣,风晴雨露竹影多姿”,为扬州最富盛名的园景之一。
- 关键字搜索:
- 月映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