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趣谈

在古代封建的社会里,“讳”作为宗法制度、卑尊贵贱等级观念的产物,是一种社会制度,当时的古人是必须要遵守这原则的,具体的说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文书往来,或遇上当代的帝王,圣人或本人祖上的名子,都必须要回避,不能直接的称呼皇帝、圣人或尊长的名,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被杀头,这就是避讳。

谈到“避讳”,有这么一则趣事。古时候有个叫贾良臣的人,有一天他的儿子在读《孟子》,当要读到“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时,儿子心想:“不对啊,良臣可是父亲的名字,我若能直接读出岂不犯忌?”

一旁的父亲见儿子停了下来,以为儿子书不熟,不高兴的瞪了儿子一眼。儿子见状,一时情急,就大声的唸到:“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那贾良臣听了又好气又好笑,却也难以指责儿子不是。

有关于避讳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在《公羊传闵西元年》有曰:“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提出了封建宗法社会中避讳的原则,逐渐形成了一种避讳制度和体系,凡事违反这一制度的是要受到惩罚的。

在〈唐律疏议〉规定,故意犯讳者为“大不敬”,即是“十恶不赦”之罪,在宋代科举考试中,考生如有失讳就会被申斥黜落,断送前程;清代时更为广泛,常以犯忌为由,大兴“文字狱”,因此“避讳”之礼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古人的避讳方法很多,大致上可分为空字、缺笔、改字、改读、换说等五种方法,由于避讳的须要,在古代书籍中许多的人名、地名、官名被无理的更改,给研究历史者带来相当的影响,但同时避讳成为历史一种的现象,但是具有鲜明朝代的特征,是有助于判断史料的时代,确定古籍的真伪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