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万北漂 京城逐梦
中国北京的人口正在急剧膨胀,目前常住人口加上流动人口达到2000万左右,政府对此大为头痛。在这个人头涌涌的城市里,聚集了数百万从全国各地涌进北京的外地人。他们不能称为“北京人”,因为尽管他们在这里工作、生活乃至生儿育女,尽管一些人从外表看甚至比土生北京人更光鲜,但他们缺少北京人的身分象征--户口。他们自觉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但又表示已经无法离开这个城市。有人将这些人称作“北漂”,也就是“漂在北京的群落”。在人流车流不息的首都,北漂一族追逐形形色色的梦想,品尝酸甜苦辣的人生百味。
按照专家说法,目前有380万北漂在北京工作、生活,但事实上,由于对北漂尚无明确定义,准确的统计无从谈起。
界定北漂,是否拥有北京户口应是最重要的标准。自从50年代中国实行户籍制度,建筑了城市与农村间的高墙,凡进京工作的人必须由组织或单位调入,严禁个人私自流动。食品供应、住屋医疗、子女入学等有形的利益,无不以无形的北京户口作为前提。近年户籍制度逐渐松动,只有北京和上海两大直辖市严守关口。
但是,很少有人将生活在北京的民工视为北漂,尽管他们同样没有北京户口。北漂通常是指那些拥有大学学历,主要从事脑力工作的外地年轻人。范明星认为,相比起民工只求养家糊口,北漂是带着“梦想和目标”到北京的。
事实上,不少北漂拥有买车买楼的实力,有人还自己创业。而北漂概念赖以传播的互联网络,同样是民工难以企及的。
报道说,80年代末90年代初,各地一些演艺人员陆续到北京,在制片厂、电视台、艺术机构附近租屋居住,四出寻找表演的机会,期望有一天能获得导演或名家赏识,一炮而红。这类人成为最早的北漂。
近年,北漂大军呈现多样化形态。除了演艺圈,电脑资讯业、文学界、考试群体(来京考研究生、考试出国)都聚集了大群北漂。一张张年轻面孔,在这里挣扎求存,追寻梦想。
有人统计,演艺圈的北漂族在1992年约有2万人,目前已达到30万。截至2001 年,在北京海淀区这个高新科技发展的特殊区域,有10万没有北京户口的大学毕业生在打工。有的人是从北京高校毕业后,没有拿到户口但仍执意留下;有的则是从外地高校毕业后,离开最初的工作单位而到北京寻求发展。
- 关键字搜索: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