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地底14天 澳矿工重见天日
两名受困地底十四天的澳洲矿工九日清晨获救走出矿场,这件紧紧牵动澳洲民众的“大脱逃”也欢喜落幕。生命斗士 两人步行走出
当罗素与韦柏走向展臂迎接他们的家人时,数百位守候现场的居民欢声雷动,自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便尘封的小镇教堂老钟也首度大鸣大放。两人深拥亲友后,从升降梯外的墙面取走识别证,这是所有结束轮班工作矿工实行的标准安全手续,然后登上救护车,直奔医院。
他们向夹道的民众微笑、挥手,许多人,包括报导这起事件的记者忍不住挥泪。罗素与韦柏豁达、幽默面对苦难的态度赢得澳洲民心,两人脱困后,递出标明“大逃亡”的名片,上面写着∶“给所有帮助、支持我们与我们家人的人,我们迫不及待要握你们的手,并奉上速体健聊表谢意,感谢是不足够的!”速体健是他们维生的高蛋白饮品。
他们现身时步态稳健,致使医护人员错将他们当作救难人员。在几个小时的健检后,三十七岁的韦柏出院,而三十五岁的罗素为了享用热腾腾的牛排、蛋早餐,待在医院的时间较长。
许多澳洲民众守在电视机前,看着营救行动的实况转播,他们重见天日时,当地消防车沿街鸣笛,宣布好消息,穿着睡衣的民众冲上街头,酒馆免费赠送啤酒,部分民众则在家门口挂起国旗,以示庆祝。
澳洲总理霍华德说,这场援救行动让两千万澳洲人民凝聚在一起,是“澳洲伙伴精神的美好展现”,全国为此欣喜若狂,如释重负。此外,澳洲各媒体集团为了取得罗素与韦柏故事的版权,已展开疯狂喊价,目前最高的是综合电视、杂志、书本与电影的合约,出价两百万澳币(约台币四千八百余万元)。
不过,比肯斯菲尔德镇的欢乐气氛没有持续多久,因为罹难矿工奈特的葬礼也于同日举行。一百名骑着哈雷机车的骑士为奈特的棺木开道,护送他至墓地安息,罗素也参加了葬礼。
上月二十五日他们在塔斯马尼亚省的比肯斯菲尔德金矿区作业时发生地震,数吨倾落的岩石使坑道塌陷,一块巨大的岩块正好落在他们所在的铁笼上方,使他们幸免于难,然而操作铁笼的四十四岁矿工奈特却不幸惨死。
他们靠着一条燕麦棒与顺着岩石滑下的水滴,在深达一公里的地底度过五天后,才被发现仍然生还。扣人心弦的营救行动于焉展开。
保命铁笼 称“二星级饭店”
虽然谈笑风生,但其实他们备受煎熬。两人都是彪形大汉,却困在高仅一点二米的铁笼内,连站都站不直,他们仍戏称保命铁笼是“二星级饭店”。罗素身高一米九,是当地橄榄球队前锋、消防队义工,也是矿灾救难队员。
在距离他们不满三米的最后救援阶段,救难人员以手工方式开凿硬度五倍于水泥的岩块,九日清晨,终于凿开一道裂缝,救难队员柏恩斯说∶“我们眼神交流,这是第一步,之后将洞挖大,然后握手”。清晨四时四十七分,其中一人开始缓慢脱离铁笼,进入窄小的逃生道。他们困在地下共达三百二十一小时。
浩劫余生 两人恐蒙阴霾
两名脱困的澳洲矿工虽然身体状况绝佳,但专家认为,面对生死交关的心理压力恐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阴霾。心理学家柏恩斯特认为,他们可能要耗费数月甚至数年时间才能重拾过往。
韦柏与罗素在被发现生还后,藉由塑胶管获得食物与饮水,因此重见天日时,健康状况并无大碍。对他们进行健检的朗塞斯顿医院医师艾尔说∶“我们仅须留意他们的心理后果。”
要医护人员诚实告知同僚奈特已殉职的柏恩斯特,鼓励两人从医院回家后,换装去参加奈特的葬礼。她说,这绝对重要,是他们心理复健一部分,“他们务必参加葬礼,向死者道别,让此事画下句点”。奈特的家人蓄意延迟葬礼的举行,以便让两人参与告别式。罗素出院后出席丧礼。
西雪梨大学心理学家拉斐尔认为,两人能共同承担相同经历,而非独自忍受,堪称幸运。他说∶“如果他们独自困在地底,将蒙受庞大的孤立感,我认为这将使生活更难继续下去。”
澳洲心理学会发言人蒙哥马利警告,受难时两人的好兴致,是幸存状态的一个部分,而情绪在该状态中冻结。现在他们可能经历震惊、沮丧、愤怒,情绪摆荡的感觉,甚至可能有幸存的罪恶感。
不仅是当事者,发生灾变的比肯斯菲尔德镇的居民也面临心理冲击。仅一千人的小镇最大的工作机会便是挖金矿,镇民数代都以此为生。安全问题恐使百年历史的矿场关闭。不过,在韦柏与罗素获救的狂喜中,堪忧的前景变得模糊,该镇主要街道上的俱乐部饭店还提供免费畅饮。
超完美救援 矿灾救难典范
澳洲比肯斯菲尔德金矿两名受困地下近一公里处长达十四天的矿工,九日奇迹式获救。官员指出,虽然救援进度有时可能拖得得令人难以忍受,但整个行动的复杂程度可说独一无二,可能成为今后同类性灾变的救援典范。
自上月二十五日矿坑因地震而塌陷、三名矿工受困地下以来,救援人员便以“安全第一,速度其次”为最高准则。救援人员花了两天,才侦测到已罹难的四十四岁矿工奈特的尸体,又经过三天,才透过遥控摄影机锁定韦柏与罗素两名生还矿工的位置。随后,一场马拉松救援行动揭开序幕,一开始救援人员先钻出一条口径如拳头大小的小通道,投送蛋白质饮料、干粮、萤光棒及毛毯等救命物资,甚至还送入ipod让两人打发时间。 九天后,罗素与韦柏徒手爬出救援人员为他们开凿的一条逃生通道,救援行动圆满落幕。
矿场经理吉尔形容这场救援任务可说是“独一无二”,因为两名矿工受困地下的深度、救援任务复杂程度,以及两人受困时间,皆前所未见。
在救援行动中,氧气缺乏并不是顾虑,因为矿坑的排气循环系统没有故障,食物供应也不成问题,救援人员最担心的是,钻挖不慎恐造成新的落石坍塌,导致两人被数以吨计的岩石活埋。当发现两名矿工仍生还时,救援人员立刻停止爆破行动,以免震动导致落石坍塌。在最后关键时刻,大型钻孔机结束坚硬岩块的开挖工作,救难人员使用手铲等工具挖掘剩下的岩石与尘土,成功完成营救任务。
(取材自法新社)
- 关键字搜索:
-
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