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天下杂志的新书 雨啊,请你到非洲 的书摘,其中有一篇 钻石,是非洲的眼泪 让我想起,前一阵子上英文课时读到一篇有关钻石背后的文章。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媒体不会报导的事实,特别是给梦想拥有钻石的朋友。
在继续阅读之前,请你先回答几个问题。
有几家公司掌握世界的钻石市场呢? (A.几百家 B.一打 C.三家 D.一家)
钻石有多稀少呢? (A.非常稀少 B.稀少 C.有点稀少 D.一点都不稀少)
钻石多有价值呢? (A.无价 B.非常有价值 C.没人们想的那么有价值 D.几乎没价值)
钻石是好的投资吗? (A. 是的,它总是增值的 B.得看经济景气情况 C.它总是保值的 D.不是好投资,因为会赔本)
"Diamonds are Forever.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的广告词,早就深深印在每个人的脑子里,但是在钻石光鲜亮丽、闪耀夺目的背后,却有着令人难以相信的事实。
钻石是普遍却难以交易的
钻石是既没有价值也不稀少。事实上,钻石是地球上很普遍的矿产,在欧美地区,已经裁切好的钻石数量比汽车还多。虽然它们非常的昂贵,可是却难以像商品一样被自由交易,因为二手钻石的价格远低于原价。天然钻石的美丽反射光芒也已经可以用人造钻石取代。如果钻石没有那传统浪漫的形象,它可能一点都不值钱。
人为哄抬而形成的昂贵
钻石的昂贵高价是南非一家企业 De Beers,成功运用市场行销而成的结果。De Beers 独占了世界上 80% 的钻石供给 (编按:这是 1980年代的数据,2006年估计仍约占 60%,资料来源 Wikipedia),在严格的产量控管下,De Beers 成功地维持钻石的人为高价。藉由塑造出钻石浪漫永恒的形象,大大减少了钻石持有者卖出钻石的行为,即使是经济大萧条,人们还是会尽量保有钻石而不卖出,因为它对持有者可能有特殊的意义。
供给大于需求
世界上钻石的供给量一直都超过它的需求,逻辑上说来,钻石应该会跌价变得很便宜才对。但是,De Beers 透过持续买进市场上多余的钻石来维持它的高价,估计到目前止,De Beers 已经囤积了价值超过百亿美金的钻石了。De Beers 还能支撑多久,持续买进市场上的钻石,没人能回答。
剥削廉价劳工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钻石,都是非洲或俄罗斯贫穷的钻石矿工所开采出来的,四分之三的钻石是由印度的极度贫穷的劳工完成切割,其中大部分还是童工,劳资则是每切割一颗石头四分美金。
美国因为 De Beers 不道德的剥削劳工,而禁止这家公司在美国设立商店贩售钻石,可是讽刺的是,透过其他中间商的贩售,美国仍然是 De Beers 最大的钻石市场。
成功的广告和行销
De Beers 在世界钻石市场的成功,可以说是一个近乎完全独占的完美范例。De Beers 总是能刺激钻石的需求,另一方面减少钻石的供给,即使在奇异 GE 发明人造钻石后,De Beers 还是能成功维持钻石的高价完美形象。事实上,De Beers 每年花费超过美金一亿六千万的广告费用,重复传递 "Diamonds are Forever 钻石恒久远" 的讯息,持续钻石浪漫的传奇。
这家在1888年创立的南非公司 De Beers 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说服美国人接受欧洲用钻戒当作婚戒的传统。1950年代,同样的奇迹又在日本上演,De Beers 成功的将西方婚戒的文化传递到日本和亚洲,日本此后也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钻石消费市场。
五色鸟本来就不喜欢这个奢侈品,但是我从来不知道钻石的背后有这样的故事。原来钻石是很普遍的矿物,只是被一家公司独占而哄抬价格,而且是利用剥削劳工的方式开采和切割钻石。
当我读到这篇文章时,我真的非常惊讶!也感受到媒体广告的影响人们思想的力量,可以想像 De Beers 这家庞大有钱的公司,在各国消费市场和媒体广告界的影响力,所以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才听不到这些钻石的真实故事,接受了 De Beers 想灌输给大家的观念。
下次在电影、广告、明星上看到闪亮的钻石,我不会联想到这是浪漫名流的形象,而是联想到生活在贫穷饥饿的非洲钻石矿工,和可怜无知花大钱的消费大众。
以下更新于 2006.11.19
感谢网友 appleseed 提醒文章中的数据可能过时,上网做一些功课后,从 Wikipedia 得知面对俄罗斯和加拿大钻石公司的竞争,De Beers 的市占率已经由原来 80年代的 80% 滑落至目前 2006年的 60%。
但是 De Beers 对于钻石行销广告策略却没有改变,甚至更为积极,包括:
在受欢迎的浪漫电影中,展现钻石作为结婚的信物。
在杂志和报纸中刊载故事,强调钻石浪漫的价值,并将钻石和名人加以连结。
雇用时装设计师和流行趋势评论家,在广播和电视中提倡钻石使用的趋势。
说服英国皇室直接为钻石宣传促销。
赞助 2007年 F1 Scuderia Ferrari 车队。
- 关键字搜索:
- 钻石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