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我在医院的检验室实习,当时很“菜”,处理过程闹了不少笑话,现在想想还是觉得不可思议,怎会这么迷糊?
在医院里,清楚看见人性的另一面,也让刚入社会不久的我学习到很多。 医院里面护士比较好辨别,大家都称护士为“白衣天使”,但穿白袍的不只是医生,还有检验师、放射师、营养师等医疗工作人员。通常病患不太能分辨,所以常遇到来检验室的病患叫我们“医生”。我们都会急忙否认(医生可不是随便能当的)!但是这时病患又改口叫我们“护士”!我们常不知怎么解释才好。有时干脆不想解释算了,但是在“正牌医生”面前,被病患错认,感觉是非常不礼貌的。有些小孩病患很怕看见穿白衣服的,一见到就哭(白袍恐惧症),我们只好边哄小孩边脱下白衣,看见穿着便服,他们就不哭了。
扎针=扎手+扎心?
简单的检验项目(如验血型)多半用“刺血针”(Lancet)扎耳朵,挤出血后再用毛细管吸取,这和用针筒抽血都称为“采血”。
一般小孩都很怕看到针,有次一位母亲带着小孩来验血,当天那位小少爷闹脾气,好不容易他妈妈抱紧他之后,我对着他的耳朵揉一揉、消毒后,使力将刺血针一扎,他一扭头便“哇~”一声哭了。我对他说:“你别哭,扎到我的手了!”他回头一看,“刺血针”果真笔直扎在我的左手拇指上。他立刻不哭,瞪大眼睛看着我。我把手上的针处理掉后,回过头展现平静而专业的神情,再次消毒一番对准他的耳朵扎下,这回他没哭,顺利完成,他大概被我冷静的样子震傻了。其实我心中在呐喊:“啊!我的手啊!”但是外表一点也看不出来,菜鸟也是要敬业的呀!!
常看到有些时候是小孩生病神情恍惚没有喊疼,但是妈妈歪嘴皱眉,一副很痛的样子,应该是舍不得小孩被扎吧。
做生化检验(如肝功能)就要用针筒抽血。平常是抽手肘关节内的静脉血液,尽管练习了很久,真正上场时还是很紧张。看着学长叫病人“来,深呼吸!”同时针头刺下时,我也跟着深呼吸。后来学长笑我:“叫病人深呼吸可以转移注意力,也比较不痛,你跟着深呼吸干什么呀?”我笑着说:“哎!我也很紧张呀!”看着针头抽出血液,我好像也感受到大脑血液减少、快晕了一般!
有次一位壮汉四平八稳地坐在我面前准备抽血,他一脸正经挽起袖子,看他的外表,我有点紧张也很谨慎。当我把止血橡圈(Tourniquet)绑好、针头扎进他血管的那一瞬间,他竟然脸色大变、双脚滑了一下,一副要跌倒的样子!我按着他的手、轻轻说:“别动哦。”哎!天知道我比他更紧张、好像低血压了!其实我是停止呼吸、深怕错手。因为如果他乱动,针头会刺穿他的血管,而造成“血肿”(淤血肿起)那样他会很痛。也有的病患抽完血后揉起手来,我们都会赶紧制止。抽血不同于打针,按压是止血,不能用揉的,揉了也会淤血!
我们彼此之间都会以病患抽完血“不淤血”来评判抽血技术,在检验室的角落常听到的对话是:“哦~刚才那个手淤血啰!”“哎呀,那是他乱动,不是我技术不好啊!”或是互相比较你扎了几针、我扎几针才抽到血的。
通常抽完血放到试管后,我们会习惯性观察一番。有时候病患血液颜色是深红,有的是红色,常听到病人问是不是他的血液很混浊?或是不是太油了?我们都会说要等检查报告出来才知道,这样看是不准确的。颜色和血红素比较有关,通常肉眼观察结果是不能作为诊断依据的。有时学长会拿血液凝固之后的试管给我看,血清和血液中间有一小层黄色膏状物质,他说那个可能会检验出血脂肪或胆固醇过高等,结果大概八成是准确的,当时也觉得挺有趣。
姜是老的辣
有的病患因为打针或抽血次数多了,手上的静脉都沉下去不好找,有时用手按压可以找到,但有些就找不着了。这时候就得找其余部位抽血。一次我见资深的医检师周大哥抽动脉血,可真是大开眼界。
一位住院许久的病患因打针太多次血管沉到深处了,肉眼不好找,手背上的血管又太细,周大哥决定抽“动脉血”。一般抽静脉血的针筒是斜刺入,但抽动脉不同,要垂直扎入血管,还不能刺得太过,不然血管会被刺穿!
我们几位工作人员都围观着这紧张的一刻,准备妥当后,周大哥成功将针头刺入病患手腕的动脉。看着血液随着病患的心跳,一跳一跳的涌入针筒内,我感觉我的心也跟着“咚、咚、咚!”跳动……终于大功告成了,我们也松了一口气!我很好奇的跟着转来转去,看着那一管辛苦抽出、鲜红的血拿去检验,觉得周大哥真是了不起。因为我可不敢、也承担不了这任务。
每次见到周大哥总是很亲切的对待我,再忙也只不过嘴上说两句:“好忙好忙啊!”然后拿出他宝贝儿子的照片给我看一看、聊两句之后,又笑咪咪转身去忙了。工作对他来说好像总是在谈笑之间就能完成,教导我这个菜鸟也超级有耐心,让我打从心底佩服他!
所有被检验的“东西”都称为“检体”。有次做“粪便潜血反应”(检验肠胃道是否出血),是取一点点检体放在滤纸上,再用一种药粉滴上试剂作化验。因为菜鸟不懂份量,药粉洒多了些,所有的检体都变成“阳性”反应(即肠胃有出血)。我抱着疑问对学长说:“这些病人怎么回事啊?怎么都是阳性?”学长转问S大姊,S大姊的头都没抬起,眼睛盯着她自己的资料冷静地说:“你看她是不是‘味素’放太多啦!?”学长仔细一看:“哎呀!你真的放太多‘味素’(试剂)了!当然会这样!”结果只好再做一次。这回学长可不敢掉以轻心亲自处理,让迷糊的我仔细学习一番。
通常我们不太想一大清早就做这种检验,因为检体罐子一打开,满屋子都是异味,我的鼻子又很敏锐,总会恶心很久。所以学长们都说如果不急,等一会儿再做,打开小罐子后取检体也要快、狠、准,然后赶快盖起来!
周大哥常常笑说我们是“手操贱业”,因为每天接触就是血、尿、粪、痰的,都是要拿人家不敢要的东西来化验,所以我早餐通常不敢吃太饱,以免闻到异味会反胃很难过。令我佩服的是,常见资深检验师李大姊吃完一个大三明治之后,擦擦嘴就开始工作。我心里想着:“没问题吗?”看着她专注工作的样子,还真是不简单!果真姜是老的辣!
安全最重要
做医疗工作,安全防护是最重要的。有一回李大姊在做“红血球沉降速率”(ESR)的检验时,没有戴口罩。我看着她准备做的时候,问她:不戴口罩吗?她说:“没关系,一下子就好了。”我想也是啊,她超过十年的经验,是很厉害的。那是一组塑胶长管子加上一个小小试管,小试管里面装了病患的血液。我站在她身旁,准备看她怎么做。当她把长管子用力插入装满血液的短管子中时,一下插歪了!血液全部都喷了出来,而且就喷洒在她的嘴唇边上!她紧闭双唇,立刻冲到洗手台去冲洗。我在心里嘀咕着:“还好没伤口、没喷到眼睛,病患没有重大传染病,不然不堪设想!”
戴口罩、防护工作真的很重要!我知道有医生因为开刀时,眼睛被喷到病患的血液,或不慎被针扎到,感染“猛爆性肝炎”而过世的。俗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一点,的确可降低许多风险。
不能说实话?
生病的人有时会撒谎。尽管不是故意的,但是,他欺骗的是谁呢?
常常遇到一大早要来检验“血糖指数”的糖尿病患者,早晨必须空腹,我们都会先问他(她)们,吃过早餐吗?因为病患多半是年纪大的老年人,可能有时肚子太饿或者忘记了,他们就会先吃东西之后来检验,有的会说没吃,我们还会追问:连水也没喝吗?有时候他们会很天真的回答:“没有,但是喝了豆浆(或稀饭)。”那对他们来说好像不是“完整的早餐”?我们只好请她们改天来!因为这样一来就不准确了,而且指数还会高的很惊人。
也有遇到满口否定有吃东西,结果医生看到报告吓一跳,追问之下才知道他没说实话,偷吃早餐了。医生又好气又好笑,这有什么不好说实话的呢?检查的是自己的身体呀!结果还要多挨一针、再检验一次!
还有一次检验毒品的尿液反应,那人一副很老实的模样,说他咳嗽服用感冒药,可能会有影响。结果有两种毒品检验都呈现“阳性”,我很和善的告诉他,如果是药物影响,那么要送去复检,他一脸无辜的说“好”。因为某些治疗感冒的药物、药水所含的成份会影响初步检验结果。等复检报告出来的这段时间里,他又被带来检验,结果还是“阳性”。他笑着说还是服用感冒药啦!我严肃的告诉他,如果涉及毒品,是很严重的犯罪,最重可以处死刑的。当时他表情忽然转为深沉,没说什么。
等到报告出来后,证实他吸毒,并且有毒瘾,必须移送法办。我只感到惋惜,那么年轻就这样糟蹋自己,他对我说谎,到底骗谁呢?生命只有一次,可得好好选择正确的路呀!
清洁队员很清洁
“观念”常会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判断。
印象中,清洁队员总是耐苦忍臭的收着垃圾,身上也是沾了许多灰。有一次得知要帮“清洁队员”做健康检查时,我心中有点紧张,一来是听说人数很多,二来是想,不知道会不会有“味道”?所以戴上口罩,准备“应战”。当第一批队员进入检验室,他们全身干净的衣裳、充满精神又有礼貌的出现在我眼前时,我不禁为自己的“观念”感到可笑且惭愧。
听见学姐和他们对话提到“下班回家都要用力刷洗好几次!”、“不然小孩不让我抱…”等等,对他们的敬意油然而生。从此,我总会在丢垃圾时,由衷对他们说声“谢谢”。
原本迷糊的我,现在出现差错机会不大了,只是偶尔把A的检体当成B的,不过还好总有眼尖的同事会在旁边提醒。现在检验有许多仪器可以使用,比十几年前方便多了!您现在知道医护人员不好当了吧?
- 关键字搜索:
- 白衣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