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冬天,一个名叫乔治·霍格的英国人,带领60个孤儿经过数百英里的长途跋涉,安全穿过中国战火纷争的地区——这是“二战”期间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
在甘肃小镇山丹,至今矗立着霍格和他的朋友兼老师、来自新西兰的慈善家路易·艾黎的雕像,人们满怀深情地怀念他们。但在中国以外,霍格却很少为人所知。一部名为《黄石的孩子》的电影将改变这种情况。该片由加拿大出生的导演罗杰·斯波蒂斯伍德执导。
1944 年,当日本侵略军大肆进攻中国西部时,在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游击队的帮助下,霍格护送这些孩子穿过了中国西北的崎岖山区,经过688英里(1英里 ≈1.61公里)的跋涉,最后抵达甘肃山丹。一年之后,霍格在和学生们打篮球时,因脚趾受伤而感染破伤风,因缺少药物治疗而死,年仅29岁。
霍格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背景优越,看起来应该过着中产阶级的稳定生活。但在23岁时,他到达上海。在那里,他作为一名记者为美国合众社工作,目睹了日军占领南京时犯下的暴行。
1942年,艾黎建立了一个学校。霍格在他的《我看见了一个新中国》一书中提到,他在陕西省西安以西125英里的双十铺(今陕西凤县)负责这所学校,并且管理得十分成功。但是,由于战争的逼近,他不得不带领学生向甘肃转移。
这是难以想象的危险跋涉:崎岖的山路,还有无处不在的日本兵。途中有两个男孩丧生。在山丹,艾黎租下几座破庙,将它们改造成教室和车间,并指定霍格出任校长。
作为一名多产的导演,斯波蒂斯伍德曾执导《广岛》、《明日帝国》等影片。对他来说,《黄石的孩子》使他实现了拍一部中国电影的梦想。
斯波蒂伍德在浙江横店对记者说:“这部电影的主题是离开自身文化的人们——它讲述了一个出身中产阶级的英国人离开自己的世界,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天地,并且发现他自己有着从未预料到的勇气的故事。”
“南京大屠杀”是今年好几部中外电影的题材,但在中国拍摄的《黄石的孩子》不仅仅与战争暴行有关,它还是一部关于一个英国英雄以及他的发现之旅的电影。
在甘肃小镇山丹,至今矗立着霍格和他的朋友兼老师、来自新西兰的慈善家路易·艾黎的雕像,人们满怀深情地怀念他们。但在中国以外,霍格却很少为人所知。一部名为《黄石的孩子》的电影将改变这种情况。该片由加拿大出生的导演罗杰·斯波蒂斯伍德执导。
1944 年,当日本侵略军大肆进攻中国西部时,在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游击队的帮助下,霍格护送这些孩子穿过了中国西北的崎岖山区,经过688英里(1英里 ≈1.61公里)的跋涉,最后抵达甘肃山丹。一年之后,霍格在和学生们打篮球时,因脚趾受伤而感染破伤风,因缺少药物治疗而死,年仅29岁。
霍格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背景优越,看起来应该过着中产阶级的稳定生活。但在23岁时,他到达上海。在那里,他作为一名记者为美国合众社工作,目睹了日军占领南京时犯下的暴行。
1942年,艾黎建立了一个学校。霍格在他的《我看见了一个新中国》一书中提到,他在陕西省西安以西125英里的双十铺(今陕西凤县)负责这所学校,并且管理得十分成功。但是,由于战争的逼近,他不得不带领学生向甘肃转移。
这是难以想象的危险跋涉:崎岖的山路,还有无处不在的日本兵。途中有两个男孩丧生。在山丹,艾黎租下几座破庙,将它们改造成教室和车间,并指定霍格出任校长。
作为一名多产的导演,斯波蒂斯伍德曾执导《广岛》、《明日帝国》等影片。对他来说,《黄石的孩子》使他实现了拍一部中国电影的梦想。
斯波蒂伍德在浙江横店对记者说:“这部电影的主题是离开自身文化的人们——它讲述了一个出身中产阶级的英国人离开自己的世界,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天地,并且发现他自己有着从未预料到的勇气的故事。”
“南京大屠杀”是今年好几部中外电影的题材,但在中国拍摄的《黄石的孩子》不仅仅与战争暴行有关,它还是一部关于一个英国英雄以及他的发现之旅的电影。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 关键字搜索:
- 二战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