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二战时救助中国孤儿的英国青年

 2007-03-07 13:07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1944年冬天,一个名叫乔治·霍格的英国人,带领60个孤儿经过数百英里的长途跋涉,安全穿过中国战火纷争的地区——这是“二战”期间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

在甘肃小镇山丹,至今矗立着霍格和他的朋友兼老师、来自新西兰的慈善家路易·艾黎的雕像,人们满怀深情地怀念他们。但在中国以外,霍格却很少为人所知。一部名为《黄石的孩子》的电影将改变这种情况。该片由加拿大出生的导演罗杰·斯波蒂斯伍德执导。

1944 年,当日本侵略军大肆进攻中国西部时,在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游击队的帮助下,霍格护送这些孩子穿过了中国西北的崎岖山区,经过688英里(1英里 ≈1.61公里)的跋涉,最后抵达甘肃山丹。一年之后,霍格在和学生们打篮球时,因脚趾受伤而感染破伤风,因缺少药物治疗而死,年仅29岁。

霍格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背景优越,看起来应该过着中产阶级的稳定生活。但在23岁时,他到达上海。在那里,他作为一名记者为美国合众社工作,目睹了日军占领南京时犯下的暴行。

1942年,艾黎建立了一个学校。霍格在他的《我看见了一个新中国》一书中提到,他在陕西省西安以西125英里的双十铺(今陕西凤县)负责这所学校,并且管理得十分成功。但是,由于战争的逼近,他不得不带领学生向甘肃转移。

这是难以想象的危险跋涉:崎岖的山路,还有无处不在的日本兵。途中有两个男孩丧生。在山丹,艾黎租下几座破庙,将它们改造成教室和车间,并指定霍格出任校长。

作为一名多产的导演,斯波蒂斯伍德曾执导《广岛》、《明日帝国》等影片。对他来说,《黄石的孩子》使他实现了拍一部中国电影的梦想。

斯波蒂伍德在浙江横店对记者说:“这部电影的主题是离开自身文化的人们——它讲述了一个出身中产阶级的英国人离开自己的世界,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天地,并且发现他自己有着从未预料到的勇气的故事。”

“南京大屠杀”是今年好几部中外电影的题材,但在中国拍摄的《黄石的孩子》不仅仅与战争暴行有关,它还是一部关于一个英国英雄以及他的发现之旅的电影。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