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未来

目录

变迁中的宗教

变迁的加速与冲击

廿一世纪的宗教观

宗教商品化?

公众教堂:美国宗教的未来?

适应变迁的宗教

结语

变迁中的宗教

「未来学」的哲学基础是「变」,也就是说,未来学家认为「变」是人类社会的本质。从历史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许多「变迁的事实」(注一),例如:家庭主体由大家庭转变为小家庭再到多样化家庭;政治制度由专制独裁到代议民主再到预期参与民主(Anticipatory Democracy);文化结构由前塑文化(Pre-figurative Culture)到同塑文化(Co-Figurative Culture)再为后塑文化(Post-figurative Culture)。宗教呢(注二)?也在变农业社会时,寺庙教堂是权力的中心,无论是住持、道长、神父,经常拥有经济的、社会的、甚至是政治的决定权力。这些地方的建筑往往是高耸的或是独特的,表现权力核心无所不在,也是附近人民的群聚处所。但现在的神职人员已不再是掌握政治、社会、经济权力者,教堂寺庙不再是高耸的建筑物,甚至湮没在高楼大厦中,近年来台湾有些神坛就设在公寓堙A几乎不觉得其存在。

今天的宗教组织大量地使用传播媒体,与过去非到教堂寺庙听道不可的景象相比,可说是迥然不同。在台湾过去不仅有「大法轮」、「700俱乐部」、「光明世界」、「生命活泉」等电视节目;现在也有「佛光」、「大爱」、「法界卫星」等电视节目。而录音带、录影带、及书刊的发行更是普遍。所以,现在信仰宗教,不一定要上教堂、寺庙了。

宗教的宇宙观也因工业革命的影响产生了改变,在农业社会主要架构是「自然与宇宙」。当时的人相信永睇P自然宇宙的现象,自然界是被神所控制的,他们的行为是配合大自然的,经由从属大自然的行为,而与宇宙合一。到了工业社会移转到「人与劳动者」的关系,他们发现许多事情并不一定要借助「神」才能获得或解决,所以,他们重视人的能力及知识,这是属「人的世界」,因此十九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尼采宣布「上帝之死」。到了一九五○年代电脑问世带来科技革命及知识革命,在很短暂的时间里,我们比过去几千年对环境的认知增加了数百倍甚至数千倍,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办不到的事终于能办到了,例如登陆月球,太空基地的设置、生育性别的控制。如果以工业社会的宗教信仰趋势继续推论的话,宗教应该是更没有前途了,甚至应该进一步宣布「宗教之死」,事实上不仅没有发生,反而更蓬勃成长,这种现象是因为知识的发展及急遽增加,使人类发现,未来将面对更多难以解决的危机,如人口、环境、粮食、就业等等问题,而他们也发现在扩大的宇宙观下,还有更大的「未知领域」。这时候的宗教观,已把上帝、佛陀等神圣的象徵拉进世人心中,个人的心是上帝、佛陀等神圣象徵的殿堂。

所以,宗教之所以一直存在是来自于对宇宙不同阶段的认知:从对自然宇宙的茫然无知,到对有限环境及空间的已知,再到今天因「已知」而产生更多新的「未知」,我们依然因为对自然宇宙的未能完全认知,而使宗教依然存在着以及被更热烈地渴望着。

但同时,这种情形的结果,也就造成了宗教的内容、精神、教义解释和仪式上的改变。

变迁的加速与冲击

整合未来学家的看法,未来的人类社会,仍必将有危机的存在,但亦将由人类智慧和潜能来解决,尤其需要全人类的合作以共谋一个美好的未来。诚然,宗教也必然要对社会变迁加遽的冲击。

传统的宗教未来将面对以下的社会冲击,这些冲击带来「机会」也可能带来「危机」(注三):

科技革命: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面临了工业革命以来另一次重大的冲击,就是电脑化与自动化。电脑的问世和改革使人类许多无法克服的问题迎刃而解,例如:庞大的数字和资料的处理,甚至电脑可为我们所设想的未来寻找出一条最适当的可能途径。在许多方面,它已超越了人脑的能力也提供人类更高品质的生活。这种情况不能不使人类考虑到我们还有一个并不比「神」逊色的「高智慧」神能。那么「神是万能」,是「较人类智慧更高、能力更强」的权威角色将面临重大的挑战。尤其「知性工业」(Knowledge Industry)的快速成长,各种次专业知识大量生产。这些系统化的知识成为社会改革、创新与政策形成的泉源,进而带动了「科技的发展与成长」,使人类在物质生活上享受高度的多样性及新奇性。这种连锁的演化关系,也就是「科学引导技术、技术带动工业」的现象,甚至科技也带领我们离开了上帝所赐的生活领域 --地球。于是宗教受到挑战,人类更能怀疑传统神能的存在。

确实我们正处在一个「超科技的震撼」中,也就是未来学家A. Toffler 所称的「未来的震撼」(Futures Schock)。影响所及,不只是科技本身,还包括社会层面例如家庭型态的改变、性革命的出现、青年革命的发展、就业,知识获取等等问题。我们拥有更好的生活,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也就是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科技革命对人类而言,并未解决所有的问题,反而带来新的问题。

确实当我们解决或认知一些过去不能解决的或无法认知的问题后,我们又得面对新的不能解决或「未知」的问题。例如当我们知道「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那么,「宇宙」有多大?「人类」是不是唯一的生物类种?除了「太阳系」外还有多少星系?人类由于医学进步延长了生命,但终究会死,死后还有生命吗?那种生命又如何呢?同时由于电脑的巨大化(VLSI),智慧型电脑的出现,人类是否会被「电脑」控制?因为工业快速的成长,生态体系、环境安全受到严重的破坏,我们不就是生活在一个高污染、充满核战恐惧的时代里吗?生物革命的结果,一夕之间可制造出数千种的人类,男女性别受科技的控制是否会产生性别失调?这些恐惧使今天的人类更旁徨,由于人类潜能的有限,无法一下子尽知宇宙一切奥秘,于是神学依然有存在的基础。

传播革命:近半个世纪以来,电子传播技术快速成长,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一个以电讯为主的社会。在未来的世纪中,这种电讯传播革命将带来人类生活上的钜变。它将结合报纸、杂志、书籍、收音机、电视机、录影机、人造卫星、电传视讯、电脑终端机、网际网路等电子通讯系统快速生产而且提供大量的资讯。这种传播革命使人类无需上学就可获得知识,甚至学校的知识比传播媒体上的知识来得落伍陈旧。由于传播媒体的普及和多样化使人类可经由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而形成「价值多元化」。宗教价值的同质化此时受到重大的挑战,它已不易规范教徒的生活行为,甚至教徒学会去怀疑「先知」的经验论,而「先知」是宗教存在的基本因素之一。同时传播革命的结果,使得人类的世界观由狭隘的地域认知,扩大到全球、全人类乃至人类已知与未知的宇宙。所以,坚持地域的、种族的和过份排他性的宗教,以及一般宗教的有限性教义都会受到空前的压力,此类宗教一方面无法拒绝其他教派经由传播系统的影响,另方面此类宗教还得接受其他知识系统及其他教派的价值挑战。

从另一角度来看,传播媒体也受到宗教的利用,成为传播教义的工具之一,这是过去所没有的。例如「700俱乐部」提供的资讯有知性的也有世界性的,它也接受了在家祈祷与接受祝福的方式。台湾的有线电视如「佛光」、「大爱」、「法界卫星」等亦是如此。

社会革命:这一因素基本上是来自于前两个因素所产生的钜变结果。由于科技革命以千变万化及迅雷不及掩耳的态势出现,使社会充满了不确定性、不连续性,也就是不断出现新奇的事物,行为变得无常性,甚至「人际关系」也变得非常脆弱。由于传播媒体的影响,「知识爆发」的压力使我们感受到严重的知识匮乏,知识吸收的速度往往比不上知识生产的速度,职业上的知识永远不足,再加上自动化与电脑化,使人在职业上必须不断调整其能力及处境,也就是人的一生中不再只有一次就业。此种现象一方面来自于平均年龄的延长,另方面来自于知识与职业品质的关系。由于未来的社会不再是靠体力而是运用智慧的时代,薪资足以使青年人及早脱离家庭独立,女性可以独力维持生活,再加上新奇的尝试,因此多样化的变迁使许多人经常出现调适上的困难而感到惶恐不安。根据未来学家的统计,未来将有80% 的人口居住在都市。都市生活本身具有匿名性和次级人际互动,较容易产生挫折感。因此,使人感到无依,且因此产生更多的社会问题,包括各式的犯罪、心理健康问题、市民权利的问题、住宅安全的问题等等。

此种社会革命也使宗教产生不确定性,宗教组织愈来愈难以掌握其教徒,教徒的信仰也产生了分歧性。但相对地愈来愈多人却因不确定性而去寻求可在生活中获得诉求的地方,宗教正提供了这样的功能。

廿一世纪的宗教观

面向新世纪,宗教社会应该联合起来协助世界创造一个廿一世纪的全球社会。

解决危机的传统角色

长久以来,宗教处理危机的主要策略有:

宗教领袖企图把宗教传统运用神学化和教条化的方式解释危机。

改善危机的活动,如对穷人的慈善服务、送粮食给饥民、提供避难所给流浪者等等藉以缓和不幸的结果,同时给与受害者暂时的象徵式的帮助,但对于造成危机的结构和制度因素却未曾深入解决。

针对某些特定问题采取直接反应。这种反应可见之于美国和其它地方的黑人民权运动、反核团体、基本回教教派和激进马克斯主义者的革命行动、宗教战争等等。这种宗教和思想的行动似乎日益增加,不论其结果是好是坏,在下世纪仍可预见会继续存在。

无为,也就是从难题中脱离。这种不作为的反应往往采取宗教社会、教区、修道院等形式出现。宗教的价值观与运作根植于某一特定地点或地区,脱离人类的俗务。这种宗教上的不作为在面临地球上的重大危机时,可预见也将会日益增加。

上面所提及的宗教团体的策略可能会持续到下一世纪,但它们对于世界上祸害与问题的影响将愈来愈衰微。事实上,它们的地位可能也成为问题的一部份,而不再是解决者的角色。

宗教与全球社会

传统上,宗教社会一直是社会精神与道德力量的根源。它们赞美正面的价值,而谴责负面的价值。它们创造了智慧的财产。同时也以神的名义发起战争,迫害异己,宽容罪恶的力量。在现今世界里,它们却倾向于表现过时的信仰,而较少努力追求正义和解决和平冲击。宗教要成为有助于全球社会诞生的接生者,他们必须经历巨大的变革。

宗教比国家还要分歧,它们分裂成数以千计的各种大小不一,形式不同的团体。它们大多宣称自己宗教为迈向心灵实现的唯一途径。竞争、宗教战争及破坏行动常常构成宗教之间的关系;然而大部份宗教所信奉的文化价值,却是博爱、和平、希望、教化、体恤和分享等普遍的价值。

今日的宗教能否加以变革,加强这些普遍的价值而减少负面的信仰与行动?以下是未来可能发展的乐观景象,无论这种或类似的景象是否能在廿一世纪来临,都是前景可期的远景。

犹太教可能是西方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且今日仍拥有重要的影响力。在希伯来圣经内一直有个梦,那就是把耶路撒冷视为吸引其他国家的圣城。假使现代的犹太教能够解决其内在的分裂,结合以色列共同实现这个古老的梦想,那么耶路撒冷可能会被宣告成为世界城市。如此,联合国、世界法庭、及其他国际性的经济与科学机构都会在此重建。

犹太教在历史上和基督教及回教都有密切关系。世界上大多数宗教团体都透过这三个宗教展开相互活动。如果可以展开某种程度的合作关系,共同为促进人类迈向全球社会而努力,那么类似「联合宗教」的组织终将来临。像这类组织的性质、发展和结构都将可能被提出来讨论。它的目标在透过世界上其他世界性的组织提供世界未来愿景与道德力量。这种世界上主要信仰的对话将有助于世界目标的净化与宏扬。

宗教商品化

当人类的文明演进至后工业社会时,早已充斥在社会中的消费性商品和服务将可能使宗教商品化。现在,一股很强烈的趋势乃是将生活中有关道德和精神的层面视作商品,陈列在宗教市场上,供消费者凭口味和灵感去选取,这股趋势将会持续下去。宗教不过是一种商品吗?

先进的后工业社会文化将如何影响宗教的方向呢?宗教将会被视为消费生活中的一环(注四)。

因为,经济体系制造了太多的财富,让我们自由地选择加以消费,甚至超过了满足点的需求;然而,物质的消费终究有其局限,新房、新家电、新牌的啤酒、新式的餐馆…..等等;一旦物质不再能满足我们的消费时,我们就开始追寻新的个人经验,例如,旅行、奇妙的休假、再深造、心理治疗、跳伞、刺激的聚会,藉以再创消费满足的高潮。

除此之外,在现有环境中所能够寻觅的,就是精神经验层面的消费了;无论是个人崇拜、克药、云游四方、或是诡异的冥想,都能在此方面促使你得到满足。一旦掌握了这样的趋势,神职人员将会迎合消费者的喜好,推销他们的「产品」,告诉你他们可以为你创造多少的精神满足;这些将十分精妙,而且打着「个人心灵成长」这个高贵的口号作为掩饰。但是无论如何,将宗教看作消费性商品的趋势会一直存在。

电子化教堂

今天,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来传教的情况,可能就为明日的消费主义宗教下了最好的注脚;因为观众基本上有开关电源钮的自由,他们可以自由地选台观赏、变换频道,因此,电视神职人员就必须迅速地「销售」他的「产品」。

一九八○年代,「双向」的有线电视,将把电视的发展带入一个新的纪元,无论是主要的宗教、或是独立的教派、抑或其他宗教团体的联盟都会运用此项新科技。电视上所呈现的「电子化教堂」未来在制作技巧上将更形精进。

观众很快就可以坐在家中,随意收看他们所希望的宗教讯息,或者使用遥控器,订购一本新书或为教会作一些奉献。如此的宗教活动,将不再有距离远近的考虑:没有面对面的接触、缺少人际的互动、友谊也不复存在,一切宗教活动均将听任消费者自行支配。

今日的教堂就是明日的博物馆

随着社会习俗的日渐世俗化,个人神圣人格成长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新的博物馆于焉诞生,那将是一种生活化的博物馆。旅游业者将会积极发展这种活动,并使其能力更加扩展、形式更加精美,以便将历史的世界重新创造出来,呈现在世人眼前。

这种趋势正是将生活中道德和精神层面的事物视为商品,而且依据宗教市场中消费大众的口味和灵感,来行销和陈列这些「商品」。

对一波波来拜访的观光客而言,大教堂应是最重要的:它究竟是罗马式建筑或是歌德式建筑?它那高高的拱形圆屋顶的天花板,教堂中的塑像和壁檐的雕饰,乃至于这样的建筑是为荣耀上帝而建造的,或是「以满足消费大众的审美口味为主」呢?工业社会讲求客观心态下的结果,将教会「以一种文化来滋养生活的目的」的功能完全改变了。

未来又将如何?我们的口味已经变得愈来愈复杂了,现在已经演变到不只是以世俗化和客观的想法来追寻个人所界定的圣洁,未来还将影响到一些宗教上的习俗,这些习俗正使他们的过去更为真实而具体。

将教堂变成博物馆的趋势将会继续。此外,将教堂在原来世界中已有的一项意义--「教堂有其独特的生活」重新拾回,这种企图当可完成;如此,教堂将会变成「可以住宿」的博物馆,供人们来此居住或举办各种训练营。

促销精神层面的经验

无论各种层次的人,现今在接受宗教活动时,他们行为的动机并非单纯地源自对过去历史事物的好奇心,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希望藉由对自我压抑的精神世界作较深度的经历,来提升个人的精神生活。这就是未来宗教生活的写照(注五)。

无论就生理或心理而言,在过去的宗教生活上所投资的精力将是十分真实的,因为人们至少有段很短的时间是贡献在这方面的事物上;度过了周末假期,每一个都要再回到家中,或是恢复后工业社会生活中例行的工作,就像今日的教会生活一样,过完礼拜日又迎向周一的生活。

不过,这并不表示过去的人们会对宗教有着坚定的信心,唯其如此,自主的个人才不会为外物所挟制。所以,宗教所要「销售」的不过是用一种令人兴奋的经验,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已,就像今天的深造、心理治疗、夏令营、休闲公园一样,发挥类似的功能。

放弃自主,超越自我

仅靠着消费者心态或是人类自主的教条,我们无法了解宗教的精髓;因为,在所有高层次的宗教教义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在工业化自我陶醉表层上的两项重要事物。

每一个人并不是那么的自主或独立。每一个人不过是各种团体中的一部份而已,我们并非只属于我们自己;而且每一个人是与上帝相连、与全人类相连。生存的意义并非依照我们所选择去购买的事物来决定,而是由我们在宇宙这个大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来决定;无论它是达赖喇嘛、道、圣灵、或是耶和华的旨意,「我们是谁」乃是由我们与一个比我们自己更广大的意象间的关系所决定。

通向满足之路,迟早会需要自我牺牲,这样的自我转变将使你超越一切。例如在印度教中,真正的自由(Moksha)唯有在我们将分离的、不同的每一个自我(Atman)完全臣服于所有事物超绝的总体─婆罗门(Brahman)之下,我们才能觅得。

佛法中,我们可以发现「空」的境界,告诉人要能「堪破」一切,同样的意思用回教的话来表达称之为「降服」;在基督教中,耶稣教训众人,要进到上帝的国,人必须撤下一切所有的,背起他自己的十字架,跟从耶稣,甚至愿意为上帝牺牲;圣法兰西斯在他有名的祷告词的结尾时说道:「帮助我!在你所赐、我所接受的一切事情上,让我能够学习;使我在忘我的境地里,能够发现生命的永恒。」

如果,我们紧抓着人类自主的信念而不松手,坚信生活的目的不过是在满足个人的欲望,相信自由是包含了商品和经验的无限制消费,那么宗教信仰内涵的深度永远无法发现;或许,我们需要有一份拟古的宗教信仰,但是,这份信仰乃是由我们自己创造,而非由上帝的旨意显示给我们?!

混乱或是整合

总之,两条路似乎是很明显的摆在我们眼前。如果,不加限制的自我中心主义毫不减弱的引领我们由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则宗教信仰不过变成消费项目中的一样。虽然对后工业社会本身而言,如此并无大碍,但是,这样对已开发世界的加速消费既无抵制又无监控,那么我们只是不断地朝着文化崩溃、全球混乱的目标迈进而已。

另一条路则是,藉由真实的宗教信仰,真正地达到万事万物相互超凡调和的境界,而且有足够的人愿意堪破自身作为回应,届时,我们的文明当可重寻到一颗崭新而合一的心,以及新的目标、和更新的活力;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大家是手牵手、心连心,统合在一块儿共同为缔造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富裕生活而努力。

未来的宗教将如何走?

公众教堂:美国宗教的未来?

有一天「公众教堂」(Public Church)将可以把美国境内数以千计的基督教派别联合起来(注六)。

基督教的特殊型式,可能在后现代社会(Post-modern)中,以一种不确定的角色出现。

美国新教权力长期依赖创造及维持一个成功的传道方式以抗衡根植已久的人本主义的世俗观及自由的基督教。实用主义不只是神学,同时也是一种意识型态,反映了美国社会的次级文化。

象徵主义和世俗化

在教育,电视及家庭问题上,新教权力派(New Christian Right)已经成为一股新的教育力量。

新教,已经成为了一种抉择的关键象徵,亦就是包含了一种人类自治,世界缺乏创造力,对超然的拒绝以及世俗主义的胜利的景象。

电视媒体的大量使用,能够确切地影响新教意识型态的未来。「电子化教堂」(Electronic Church)所意味的不只是一种科技上的成就,也是现代生活内涵中,传统宗教的危机。新教徒开始大量使用最进步的科技设备来传送他们的观念,那么电视正好给予实用主义者一种对于迄今所不可得的威权的测度方法。

但是,如同神学家寇克斯(Harvey Cox)在「世俗城市的宗教」(Religion in Secular City)中所述及的「实用主义是传统宗教的高度表现。电视是一种反传统的现象,且很少有任何宗教拥抱着人工器具而热心工作不被批评的。」电视及廿世纪的市□□□P技巧不只是中性的工具而已,他们更代表了反传统道德的态度和价值。

实用主义者相信他们正在对抗个人主义和旧道德。由于大量购买传播媒介的时间,实用主义者可能就毫不知觉地强调了现代世界最具挑战性的特色。

史塔克教授(Rodney Stark)和班布里吉教授(William Bainbridge)推翻了所谓「要世俗化就需要宗教没落」的假设。他们认为一种动态的宗教和世俗化过程的互动现象普遍存在所有的社会中,随着宗教组织的世界化,这种互动的层面也扩大了。这□偷芘□捞县中□L宗教的存在,他们依然维持着宗教的信仰,而只是做资产上的转化罢了。诚如信仰一般,世界化的观念受到一些较为热心的宗教组织的支持。

此外,世俗化的过程是自制的,因为它产生了两种对立的产物─信仰复兴及宗教改革。以信仰复兴而言,当世俗化蚀化了传统的宗教组织时,新教组织的型式保存了传统宗教的旺盛活力,此情形以美国近年来的社会为典型。

世俗化也激起了宗教改革,信仰复兴发生在充满传统色彩的教堂中,和祭礼活动最脆弱的地区。例如美国的西海岸城市在传统教堂的影响没落时,新宗教普遍已经产生了这些影响。

基督教所不可预知的未来

1960年至1970年间,美国文化领土上产生了数以千计的宗教,他们确信自己会有成功的影响力。社会学家Robert Bellah在「心灵的习性」(Habits of the Heart)中提到,1960年代的(欧美)文化革命,大部份是神秘主义下的宗教观的反动,他们的□家D使我们对生态、和平、反核武、国际主义、女权等等更加的注意。

1980年代,根据他的描述,从反文化中所导引出来的宗教潮流,曾经被视为是「极端宗教个人主义」(radical religious individualism)下的型态。这类典型的行为批评建构化的宗教,且强调个人和神间的直接关系。他们也使用心灵取向的语言,而且也提升了个人对自我更高层次的了解。

但是,这种宗教型式具有两种严重的限制。第一,它显示了社会和政治组织已是极脆弱的一环。如此,宗教就会像心理治疗般地去照顾人类。其次,它强化现代宗教的团体层次是提升至纯私人的范围,因此,它所考虑的只是所有可能人中的个人。

从此一观点而言,美国的基督教派正迈向一个开放的市场,不具有特殊的历史或神学的界限。

这类团体把个人主义的极致及依赖建构在神学绝对主义及社会排斥主义之上。更进一步而言,他们也自宗教整合主义中离析出来。因此,政治领导人会利用宗教的意识型态去加强社会控制,例如伊朗的独裁者。

新时代教堂的「吊诡」?

教会观念的复兴,对于驾驭这些五花八门独立、极端的教派会更加的有效且安全。芝加哥大学教授Martin Marty就曾经提及「 公众教堂」对未来基督教派的整合将有助益且可行的。

新教徒、传道者,及罗马天主教会,将形成一种「心灵沟通」。因此,各教会保存了自己的传统及风格。公众教堂将是宗教绝对主义者的一大挑战,其凭藉的是宗教和政治间的心灵规范。

公众教会的支持者,不只在他们之间互动而已,同时也建构了普通诉讼所去裁判人类社会的争端。他们所强调的是尊重其他个人的基本诚信,同时也提出影响普通利益的议题。

这种努力将自基督教的传统范围中脱颖而出及使用大多数的现代神学教义。公众教会的概念同时也对世俗主义者的行为形成挑战,在公众场合中,抛弃宗教界限。例如,公众教会的拥护者反抗现代化科技的利用,而集中于创造人类社会的科技规范。Marty认为:公众教会将唤起人们从个人经验论的范畴中找到一个共同思考的社区。这过程必须不排除科学、文学及社会生活。

藉着沟通的方式,把个人完全融合入社会责任及严格的神学映射时,基督教能够做好这项工作。这项成果会是一个西方感应及人类未来的一项融合工作。

适应变迁的宗教

由前面的探讨,可以了解到宗教在未来的社会中依然不会消失,但却同时可以肯定,各教派将会接受社会变迁的观念去调整自己的教义解释及宗教仪式。在不违反教派精神及宗旨的大原则下,寻求适应变迁的最佳方式(注七):

宗教组织在未来会接受大量的传播媒体,一方面从传播媒体去获取其他宗教及整体社会的内容,以作为自我调适的参考,另方面继续利用传播媒体去「推销」他的宗教。这些包括书刊、电影、录影带、电视频道、磁碟、录音带、人造卫星、网际网路,□o些产品将会更快速的传播,更精致的制作,使用让人更容易了解的语言和解释方式。

神职人员会承认科学与宗教并存,并应用科学的解释;教徒也会习于这种认知。

教派并存:过分排他性的宗教或与所属社会之精神文化及规范严重相悖的教派将受到约束或反抗,而走向能相容的教派,甚至「通俗宗教」(Civil Religion, Popular Religion)的产生,亦就是继续其神学上的不同,而发展出一种朦胧但趋于一致的□囿疯[念,教义和实践仪式的宗教。这种宗教是以美国文化和美国生活方式为基础所形成的,这种情形似乎在寻求宗教间同质化的努力。虽然我们不敢预见这种整合型态很快能被各教派所接受,但是却可找到并存的联合行为,例如在同一地区各教派的联合福音大会、对某一社会事务的共同关怀。

宗教间隔化:个人的角色和行为的扮演,依其参加的活动或参与的情境不同,可以分隔,以求得各种不同的满足。未来,宗教只是人类众多需求中的一种需求,因此个人会依时间的不同,分配在不同的活动,寻求不同的满足。这会导致宗教活动将缩减□帮t到家庭的、教会或庙会的时间。

宗教多元化:因应解释的不同、社会需求的差异、及新的认知、政府对宗教的尊重,使教派更趋多样化,数量上也会增加。

宗教世俗化:

神圣范围缩小,功能逸出,限制性减少,世俗部份大幅成长,神秘被问题所取代。就像今天所看到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大都脱离「神」的控制。

宗教的传播采取对话、通俗祝福的方式。

宗教成为一种「消遣时间的活动」--教条少的工具性的活动,以及抒情性活动。

教堂会成为知性提供的场所、社区的活动中心。

教堂会出现在传播媒体中,「电子化教堂」可提供双向沟通的讲道和交谈的机会。

教派功能整合:全球性合作的寻求,如过去就曾经由各主要教派劝说耶诞节时,停止中东战争的战火,共同为社会祈福,共同济助难民,共同关心社会问题,从事社会服务的事业。

宗教活动商品化:由于宗教偏好属个人事务,未来人一生信仰的宗教可能因灵魂追求的过程与偶然事件而不只信仰一种宗教,宗教活动将具有竞争市场的特质,所以各地方的宗教领袖将视教区的民众为顾客,宗教本身成了商品化,自己为制造商或推销□□A只做周期性的服务,教徒可由许多管道获得信仰。

结语

宗教的价值在于寻求人与宇宙的调和,人际互动的和谐发展,简言之, 它是在为人类追求一个更美好的明天。由于科技及知性的冲击将使宗教组织在未来必须有「以万变应万变」的策略去调适宗教的结构。

在人类因科技快速成长而面对许多毁灭性危机的同时,相容的、合作的宗教联合有其必要,我们不能让人类社会因智慧与潜能的发挥,避开了科技成长所产生的危机,却让宗教的冲突毁灭了人类。

附注

注一:Trevor Denton1995, A New Method for Using the Past to Forecast the

Future: Six Illustrations from Religion, Futures Research Quarterly, vol.11

No.4, pp.59-82.

注二:Encyclopedia of the Future, vol.2, NY: Simon & Schulter Macmillan, 1996.

注三:陈欣兰译(民76),宗教走向成长或待死的未来,明日世界144期。

注四:Ibid., Encyclopedia of the Future, vol.2.

注五:Ron Seller1998, Nine Global Trends In Religion, the Futurist, vol.32, No.1.

注六:Richard Kirby and Earl D.C. Brewer1994, Temples of Tomorrow, the

Futurist, vol.28, No.5.

注七:陈瑞贵(民72),宗教的未来,明日世界,第104期。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陈瑞贵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