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工头冒充中组部处长 收“四川第一贪”47万

9月26日,北京市二中院以招摇撞骗罪终审判决杜太平有期徒刑6年。

  杜太平,四川仪陇人,49岁。他收受被称为“四川第一贪官”的乐山市犍为县原县委书记田玉飞47万余元的贿赂。

  多年来杜太平一直从事建筑业,是个包工头。1988年来北京后,他曾在中央某部下属三产企业短暂工作过。这段经历让他凭空成为“中组部处长、局长”,此后他以处长、局长的身份在多个饭局中出现,并被老乡相互介绍。这本是个容易识破的身份,但上当者对杜太平有潜在的需求,所以并未细考他的身份。

  画家被中纪委调查

  如果不是中纪委的工作人员找到崔金峰(化名),至今他还认为杜太平是中组部的官员。崔金峰是四川的一名画家,7年前,他将家安在北京,事业的重心也从四川乐山转移到北京。

  2006年的一天,两名陌生男子来到崔金峰位于通州的家,他们是中纪委的工作人员,来调查崔金峰与杜太平相识过程。崔金峰回忆说,3年前,他结识了四川老乡杜太平———中组部一名“处长”。

  简短沟通后,崔金峰跟随两人来到中纪委配合调查。“那时候,我才知道,杜太平处长的职位是假的。”崔金峰说。

  中纪委为何调查杜太平?

  事情是这样的。此前,四川犍为县原县委书记田玉飞被“双规”,田玉飞交代曾向中组部一处长杜太平行贿近50万元。田玉飞2006年7月5日,因受贿1859万余元和1330万余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田玉飞的举报引起中纪委的高度重视,调查很快证实,中组部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处长杜太平。北京公安随即立案。2006年8月21日下午5点,杜太平在双安商场门前被北京市刑侦总队民警抓获。

  崔金峰是田玉飞与杜太平相识的介绍人。杜太平的被抓让年过六旬的画家崔金峰非常震惊。他没想到,介绍给家乡父母官的北京领导,居然是个假货。

  画家介绍贪官攀“处长”

  崔金峰说,他认识杜太平是在2003年的一个饭局上,饭局在首都大酒店进行。饭局的组织者是四川宜宾画家冯紫宵(化名)。“冯说介绍我认识一个朋友,是中组部的杜处长,也是四川老乡。”

  参加饭局的有四个人,除了杜太平、冯紫宵、崔金峰,还有首都大酒店的一名高管孙其(化名)。崔金峰和孙其都是第一次与杜处长结识,由于有人介绍,两人并未对杜的身份有任何怀疑。“别人叫他‘杜处长’,我也叫他‘杜处长’了。”崔金峰说,饭局上,大家互留了电话。

  不久,杜太平在首都大酒店请人吃饭,再次找崔金峰作陪。按照崔金峰的说法,他和“杜处长”在北京只打过这两次交道。“后来跟家人‘摆’起这事,他们都知道我认识杜处长。”崔金峰说,他的侄子崔玉清得知此事后,提议将时任乐山犍为县委书记的田玉飞引见给杜太平。

  崔金峰所在的书画院注册于乐山市沙湾区民政局,注册时田玉飞任沙湾区区长。崔金峰自称并不认识田。对于侄子的提议,崔金峰说,他一开始颇警惕,“我说引见这个干什么?崔玉清说,‘没关系,只是引见,主要是他们自己去了解。’”

  随后,崔金峰接到田玉飞的电话,崔金峰将杜太平的手机号给了田玉飞。

  这一引见的过程还有另外两个版本。崔金峰此前向警方表示,他来北京发展后,他的侄子让他帮助田玉飞结识一些北京的朋友,在认识杜太平后,他就把这一消息告诉了侄子。田玉飞曾向警方供述,他在担任沙湾区区长时就认识了崔金峰,2003年,崔金峰的侄子告诉田玉飞,崔金峰在北京发展很好,并结识了一名中组部处长。田玉飞就主动给崔金峰打电话,要了杜太平的电话。

  三个版本过程虽不尽相同,但结果相同———田玉飞从崔金峰手中得到杜太平的电话和一个信息,杜太平的女儿即将出国留学。

  随后田玉飞费尽心机、千里赴京将一张银行卡送到杜太平手中,借口就是“你的女儿不是要出国了吗?”

  贪官进京行贿

  拿到杜太平的手机号半年多后,田玉飞才得到机会面见“杜处长”。按照田玉飞的供述,2003年,他第一次给杜太平打电话时,是以老乡的身份邀请杜回四川玩,但杜以工作太忙为由婉拒。

  第一次通话,田玉飞就称杜太平为“杜处长”,杜太平没有否认这个称呼。

  3月份,崔金峰在一次饭局中发现,同桌的人开始称杜太平为“局长”,并都说他已高升。这一信息随后被传递回四川。

  田玉飞再次拨打“杜局长”的电话,邀请其回四川看看,得到的回复是———杜要到内蒙古等地区考察干部,没时间来四川。

  两次邀请被拒,田玉飞决定赴京“拜佛”。2003年9月份的一个周末,田玉飞给杜太平打电话说自己要到北京,希望有机会见面。

  杜太平的行为显示,他对这次见面颇为重视———专门在保利大厦订了间客房,找了辆挂军牌的桑塔纳和一名司机,最后在保利大厦一楼商务中心,花两元钱打印了一张印有田玉飞名字的接机牌。

  田玉飞与杜太平惟一一次见面时间并不长。杜太平从机场将田玉飞接到宾馆,两人吃了顿饭回到房间,田玉飞取出一个信封,里面有一张银行卡和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银行卡的密码———123456。

  送完钱当天,田玉飞就飞回四川。

  送钱时,田玉飞说为了杜太平的女儿出国,并强调这只是笔小钱。当时,卡内的钱确实不足10万,但很快40万元打入了这张银行卡。这种奇怪的行贿方式的原因是,这张银行卡并非田玉飞本人的,银行卡是四川一企业家王德军的一张工资卡。

  2004年,王德军以资产0.98亿美元,在福布斯内地富豪榜排名167位。贿赂杜太平的钱,来自王德军对田玉飞的贿赂。

  贿赂背后的贿赂

  行贿田玉飞的名单上,排名第一的就是乐山东能集团董事长王德军(被另案审理)。

  此前,东能集团在收购四川犍为县川犍电力(集团)公司的国有股时,因田玉飞帮忙,得以以4000万超低价收购成功。当时,王德军承诺给田玉飞1500万元好处费。田玉飞给杜太平的钱,就被计入这笔事先承诺的款项中去。

  在调查杜太平案时,北京警方专门到四川提审了王德军,搞清了银行卡的曲折来源。王德军称,2003年9月份的一个周末,田玉飞给他打电话,说要到北京办事,需要一张50万元的银行卡。

  王德军向警方供述:“我当时考虑了一下,就跟田说:‘好嘛。’我告诉田,我在‘大电公司’有一张工资卡,上面有八九万元钱。让他把我这张卡拿去送,随后我会在卡上再存40万人民币。”

  当天,在四川成乐高速路路口,王德军与田玉飞见面,并将银行卡交给他。田玉飞进京后,王德军随后安排手下向这张银行卡汇去40万元。这张工资卡最终进了杜太平的口袋。

  田玉飞事发后,杜太平非常不安。据他供述:“我听说田玉飞出事后,想把卡和钱交出去,但没有勇气。于是将卡里的钱取干净后,把卡扔进了一个垃圾桶。”

  “处长”的由来

  杜太平到底是什么人?“处长”的称呼从何而来?

  杜太平1958年生于四川阆中市仪陇县一个农民家庭,初中文化。杜太平的初中同学王兴平说,杜太平当时学习还可以,为人比较聪明。和他的大部分同学一样,杜太平在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参加工作,先后在当地的旅行社和镇电影队工作。1985年,他开始在当地的建筑公司工作,1988年到北京从事建筑业。

  在新华社对杜太平案件的报道中,杜太平是北京一个小建筑施工队的包工头,1988年至2006年,他的建筑队在北京施工,挂靠仪陇县建筑公司。其中 1999年至2004年又挂靠在“中华爱国主义研究会”下属北京特明达科贸公司搞建筑施工,北京特明达科贸公司是某部委的三产。当时杜印制的名片上写有 “北京特明达建筑公司总经理(正处级)”,并称自己是某部委的处长。

  一名接近杜太平的人士说,名片是聘杜太平的人给他印的,杜太平的老乡们因这张名片而称呼他杜处长。北京特明达科贸公司被解散后,曾有人准备推荐他到中组部的一家三产单位工作,杜太平透露了这事后,在朋友圈内他就变成了中组部的处长。“这些在外面做业务的,就爱吹吹呼呼的。”这名人士解释说,“杜处长”就这样叫开了。

  杜太平的初中同学王兴平曾在前两年一次春节的时候见过杜,给他的印象是:“说话还可以,比较爱吹!”2006年,北京警方前往杜太平家乡调查案件时,王兴平曾被约见,他那时才知道杜太平在北京冒充中央部委领导。王兴平很难想象老同学的谎言会被人相信,“他哪有那个水平?”

  “处长”为何未被识破

  事实上,在发案前,杜太平的身份确实曾被怀疑过。

  崔金峰向警方说,他曾经和首都大酒店的高管孙其聊天说,“这个中组部的处长怎么老在外面跑,就一个手机号,也没办公电话?”杜太平曾在警方供述,他也很小心地避免被人识破:“每次和别人吃饭时,都特别小心,只留手机号,当别人问我在中组部哪个部门时,我都讲还没定等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搪塞过去。别人请我吃饭时,我都要问什么人参加,听到有国家机关任职的人参加时,我就借口不去,怕被别人揭穿。”

  但崔金峰并未深究此事,一心结识中央部委领导的田玉飞也未深究此事。朋友间的口口相传成为杜太平身份的重要保障,但只要追问就会发现,这一说法并没有可靠的消息源。

  田玉飞结识杜太平时,介绍人为画家崔金峰;崔金峰与杜太平结识时,介绍人为冯紫宵;冯紫宵告诉本报记者,他是在2000年时,通过四川一个姓江的收藏家认识的杜太平———当时江先生就介绍说,杜太平是中组部处长。

  冯紫宵说,他和江先生早已没有联系,记者多方寻找,也无法联络到此人。骗得田玉飞相信杜太平的“谎言链条”最终无法溯源。

  田玉飞为什么这么容易就相信杜太平的身份呢?杜太平在对警方的口供中说:“田玉飞认为我是中组部的处长,肯定想利用关系以后好办事。”对于两名画家将他引见给朋友,杜太平认为他们各有目的。杜说:“冯紫宵希望别人买他的画,就把我说成是中组部的处长。这样别人看在我的面子上,可以多买他的画。”对于崔金峰一再向家乡传递结识中组部处长的消息,杜太平说:“将我称为处长、局长,是崔金峰为了笼络田玉飞,提高其在田玉飞眼中的地位。”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