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下一宗大出口——通胀
62岁的许亚萍(音译,Xu Yaping)在北京有固定的退休收入,她和丈夫每月可以领到263美元,后来,这对夫妇的月退休金不够用了。在过去几个月,花生油的价格翻了一番,其他主要食品的价格也在暴涨,迫使他们少喝牛奶,用豆腐代替肉。他们并不至于挨饿。但他们很担心。“物价涨了那么多,涨得那么快。”许亚萍以及她的中国同胞的哀歌可能很快就会在全世界回响,而且在西方沃尔玛等大超市响声特别大。那是因为,随着大陆苦于控制其失控的经济,所有来自中国工厂的廉价产品可能开始变得更贵。并非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一些人在警告,低价中国产品帮助全世界维持异乎寻常稳定的物价的岁月已经到头了。持这种观点的不仅仅是一些身处荒野的孤独的熊。在新书和最近的报纸采访中,前美国央行主席格林斯潘一直强调中国出口品价格已经开始上涨,这将促进全球通胀的复苏。苏格兰皇家银行的中国战略家辛芬德费尔(Ben Simpfendorfer)则说得很简洁:“在过去十年,中国是通缩势力,在未来十年,它将是通胀势力。”
尽管它在当地沃尔玛还并不明显,这些势力可能已经在上演。在过去几年,来自中国以及其他发展迅速的新兴经济体的需求驱使石油及多种其他商品的价格上扬。但真正令许多经济学家担忧的是中国国内突然出现相对高的通胀,而且可以波及海外。尽管中国央行今年五次加息,但该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顽固地上升。在8月,通胀率爬升至6.5%,是超过十年以来的最高点。
政府和一些经济学家把这种上涨几乎完全地归咎于肉类和猪肉价格的大幅加价。北京坚称食品成本(中国CPI的三分之一以上)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是肉类涨价和一次性事件(爆发猪病)的结果,并在9月中旬发放3万吨国家储备的猪肉以稳定物价。
但其他成本也在上涨——根据UBS经济学家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的说法,全国房地产价格的年增长率大约是10%。在8月通胀数据公布以后,政府采取不同寻常的措施,动机所有由国家控制的物价,包括汽油、水和电。意识到高通胀可能煽动社会动荡,官方还警告企业不要欺诈消费者;在8月,当局指责方便面制造商非法串谋哄抬价格。同时,为了减少公众对薪水掉价的焦虑,北京一直鼓励地方政府提高最低工资。
后面的措施可能给全球通胀煽风点火。毕竟,正是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让该国称为世界工厂。根据一项估计,在2005年,中国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只是美国的4%,如今随着大陆经济猛进,城市工人的真实工资以双位数增长,政府数据表明,仅在今年第一季度,就上涨了18%。而且原材料价格上涨,制造商面临无法吸收的生产成本上涨。这种成本会转嫁给全世界的消费者,坚挺的中国货币会加剧这种局势。
但有经济学家并不同意通胀将不可避免加入中国全球出口名单的说法。花旗银行首席亚太经济学家黄一平(音译,Yiping Huang)指出最近的研究表明,尽管中国的工资增长迅猛,但劳动力生产力增长得更快,这可能抑制制造商提高价格的需要。
这并没能安慰中国百姓。许亚萍和她的丈夫仍然担心菜篮子。“如果衣服贵了,我们可以穿旧衣服,但吃的东西无论变得多贵我们也得吃啊。”她非常渴望看到通胀消退。世界其他地方可能也很快心有戚戚焉了。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來源: 美国《时代》杂志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http://m.kzg.io/gbt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