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哆啦A梦 》惹人爱《孙悟空》们还得学73变(图)
《哆啦A梦大雄的奇幻大冒险》
继《哆啦A梦:大雄的恐龙》去年暑假在国内拿下2300万元票房之后,国内引进的第二部“机器猫”系列电影又选择在今年寒假亮相。在《长江7号》《大灌篮》等大片上映前的空当,《哆啦A梦:大雄的奇幻大冒险》在寒假伊始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沪上各家影院里,相约去看“机器猫”的学生观众络绎不绝。
40岁机器猫惹人爱
尽管银幕上的“机器猫”一如以往的活泼可爱,事实上它已有近40岁的“高龄”。1969年,这只名叫“哆啦A梦”的机器猫首次作为长篇连载漫画出版; 1979年,首部“哆啦A梦”动画片在日本播出;次年,第一部“哆啦A梦”电影推出,此后的每年3月,“哆啦A梦”都如期登上大银幕,而3月正是日本学生的春假时间。放春假,看“哆啦A梦”,成为日本学生一年一度的大餐。
上世纪80年代,“机器猫”的漫画被引进中国,1991年根据该漫画改编的动画片开始在国内播放。这只来自未来、没有耳朵的蓝色机器猫很快风靡起来。据统计,该漫画自问世以来,迄今已在全球发行上亿册。此次国内引进的《哆啦A梦:大雄的奇幻大冒险》虽然是26年前第二部剧场版的翻拍版本,去年3月在日本上映时仍然广受欢迎,取得了折合人民币2.4亿元的票房,在年度总排行榜上排名第五。
坚持二维有绝招
在3D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哆啦A梦”系列电影仍旧采用二维动画技术制作。影片日方负责人介绍,二维动画的成本确实要比三维动画低很多,但低价并不代表低质。绚丽的场景带来的感官冲击是一时的,而影片内在的感动才能带给观众持久的娱乐性。
记者在影院随机采访,确实有成年观众表示,看“机器猫”不如三维动画过瘾。但几乎所有小观众都看得津津有味,并不在意平面和立体的区分。每次都能演绎出不同的有趣故事的机器猫,将孩子们带入了奇妙而富有想像力的世界。这正是它能作为一个长青的动画形象,伴随几代少年儿童成长的原因。
“孙悟空”们待激活
“机器猫”连续两个假期来华“掠金”,不禁让人发问,为何不见民族动画形象的身影?事实上,民族动画中并不缺乏受人喜爱的经典形象,遗憾的是,它们的生命力往往只停留在一代观众的记忆里。
曾执导《草原英雄小姐妹》《天书奇谭》等动画片的老导演钱运达指出,中国动画固然需要创造新形象,但激活、开发经典动画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条更行之有效的路径。孙悟空、葫芦娃、黑猫警长、哪吒……无一不是已经具备深厚观众基础的动画形象,只要有好的故事做铺垫,完全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再次走进观众的心。事实上,无论是“宝葫芦”,还是“花木兰”,近年来,迪斯尼从中国传统资源里挖走的“宝”接二连三。国内影视人不应坐等“孙悟空”们蒙尘生锈,丧失其应有的生机和光彩。
短评
“孙悟空”还得学73变
寒假又至,大银幕、小荧屏为孩子们准备的假期节目必不可少。但当“机器猫”陪伴几代日本青少年成长,成为日本学生春假里的一道风景时,我们的荧屏上,拍摄于20年前的连续剧《西游记》还是一播再播。孩子们长大了,“孙悟空”却停留在原地。
一方面,儿童市场具备巨大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儿童阶段是成长的重要基础,无论从哪方面看,做好孩子的工作都责无旁贷。各地少儿频道的生根发芽,影院银幕数量的增长,都为面向儿童的文化产品提供了平台。盘子摆上了,菜在哪里?“机器猫”来了,“孙悟空”怎么办?
看来,我们会72变的孙悟空还得学会73变,那就是变成今人———今天孩子们熟悉的可亲可感的新形象,从中找到他们的欢乐和启迪。
莫要怀宝不识宝。经典动画形象的内涵与外延,金光闪闪。
- 关键字搜索: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