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艺
台茶之美,美在今人集思广益,众志成城,展现台茶绝代风华。
一、台茶历史
台湾民间用的茗茶,是在明清时期由大陆输入,多为江南茶、闽茶,饮用者以巨、富商、文人为主。日治时期再加上日本输入的宇治茶,饮用者多了日本权贵。台湾光复后,市上尚有大陆茗茶贩售,饮茶人口则较为平民化台湾本土茗茶,早期绝大多数供应外销,至一九七○年代,才渐渐转为内销。
台湾本土茶叶,以野生茶为最早,依芽色不同,分为绿色或淡紫色的"台湾山茶"与紫红色的"赤芽山茶"。原本并无太多经济价值,当代改良为台茶十八号,宜制红茶。
北京互换天津条约"淡水通商(一八六○年)以后,经过英商杜德与本土茶商、茶农的配合推广,茶业渐渐发展外销,与糖、樟脑合称台湾三大产业,且茶居其首。清代外销茶最早是乌龙茶(一八六五年),接着是包种茶(一八八一年)。
到了日治时代,除了乌龙茶、包种茶之外,更发展日东红茶外销(一九○六年)。本时期的"同业组合台湾茶商公会"等民间组织,在台湾总督府的协助下,透过博览会中开设的吃茶店,把"台茶之美"带至世界各地。博览会中的宣传海报,构图美观;产品包装,精致大方;泡茶人员,熟练优雅,提升了台茶的国际形象。
台湾光复后,在原有的乌龙茶、包种茶、红茶基础下,唐季珊等引进绿茶,一九四九年,外销炒菁绿茶(珠茶、眉茶);一九六三年,蒸青绿茶(煎茶)销日。外销茶于一九七三年达台茶巅峰,以煎茶为主。本时期政府成立"台茶改进会"等跨部会小组,协助民间茶业;民间组织则以"台湾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与"台湾区茶输出同业公会"为推广核心。
外销巅峰时期,民间已警觉内销的重要,一九七三年起,林馥泉率领的"台茶宣传小组"开始宣传内销茶,次年农林厅于新店举办全省茶叶展示会,在产茶区县政府、农会、传播媒体的配合下,奠定了内销宣传的基础。嗣后中国功夫茶馆于一九七七年八月十四日成立,开启了当代茶馆先河。茶馆之兴,如雨后春笋。一九八○年代,各地茶馆业逐渐成立联谊会,致力于茶文化的推广。
在官方、茶农会、茶公会、茶联会,以及各地茶馆、茶学者的共同努力之下,内销茶逐渐演变成当代蓬勃的茶艺文化。平日各据岗位,尽忠职守,举办茶文化活动时,分工合作,向心凝聚,塑造台湾茶艺形象,展现台湾茶艺风华。
二、台茶之美
台湾之茶,不论茗茶、茶泉、茶器、茶术、茶人、茶所、茶食、茶宴,各擅胜场,美不胜收。不论美学理论、美学实践,都堪为生活艺术之典范。
台茶之美,美在茗茶:台茶以色清、香雅、味醇为美学标准。不论包种茶、冻顶茶、椪风茶、铁观音、龙井茶、红茶,各具特色。从温柔到妩媚,从高雅到遒劲,风味十足。最有代表性的是半球型的清香乌龙茶,甘香芳醇,是台湾山川精华,凝香聚露,举世无双。
台茶之美,美在茶泉:台湾自古多名泉。茶泉以甘、香、清、寒为美学标准。"清"是清澈,特重视觉;"寒"是冷洌,特重触觉;"甘"是味美、特重味觉;"香"是气芳,特重嗅觉。至于山川泉鸣、煮茶茶涛,则重听觉。台湾茶泉,五境俱美。
台湾之茶,美在茶器:台湾茶器,色泽温润,样样精雅;造型多变,美观细致;功能强大,操执方便。由工艺品提升为艺术品,"由技而进于艺"。
台湾之茶,美在茶术:泡茶动作,仪态万千。温柔婉约、民俗技法、庄严肃穆、亲切和煦。场合不同,风格迥异。
台湾之茶,美在茶人:典型台湾茶人,和敬谦恭,温柔敦厚,平易近人。不论茶商钜子、茶艺大老、茶学专家、茶政主官,不端架子,热心助人。
台湾之茶,美在茶所:私人茶室,精雕细琢,各具风范。一般茶馆,精心布置,风格明确;山水茶馆,结合山水品茗,徜徉大自然;园林茶馆,曲径回廊,走入江南园林图画;新文人茶馆,大市小隐,营构闹市岑雅风格;英式茶馆,温馨清丽,表现英国乡村风味;民俗茶馆,传承台湾文物,重塑台湾传统记忆;新式茶馆,简洁清雅契合工商脉动;教育茶馆,诲人不倦,以茶教育为千秋大业;观光茶园,身入茶山,实际体验茶趣;曲艺茶馆,歌舞清扬,着重民俗艺术传承;沙龙茶馆,文人聚会,风雅清谈小集。此外,还有临时补给的茶站,以及传统的茶桌,如老人茶馆等。多元化的茶馆,将当代的休闲文化,妆点得生趣盎然、多彩多姿。
台湾之茶,美在茶食:佐茶点心,丰富精美。茶菜制作,成席备办。多元茶食品,扩大茶叶应用,例如茶月饼、茶酒、茶面等。台湾"食茶文化",透过精心研究,使台湾茶食步入饮馔之美学世界。
台湾之茶,美在茶宴:茶宴推广,融文人艺术、生活艺术、工艺美术、饮馔艺术于一炉。与会者不论宾主,用心经营,既醉以茶,复饱以德。"古学而今用",登上博大精深的生活艺术殿堂。
- 关键字搜索:
-
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