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建物(图)

5月12日,中国四川发生了7.8级的强烈地震,夺走了上万人的宝贵生命,尤其许多学校舍倒塌,让父母与孩子亲人永隔,地震是无法预测的天灾,面对大自然的力量,我们无力抵挡,但是有没有办法将伤害的风险降到最低呢?从过去地震的伤痛中,许多建筑师和工程师,开始重视建筑物防震安全的问题,毕竟一栋好的建筑,是人们最安心的屏障,之前我们的岛节目,曾经制作防震建筑以及防震学校的相关报导,这一次特别重新整理播出,希望再次深入的探讨,建筑物防震的技术与概念。



嘉义县番路乡的黎明国小位于断层带附近,距离触口断层只有一百公尺,深受地震的威胁。民国八十三年,黎明国小兴建全台湾第一座防震教室,当其他学校的校舍在九二一地震与嘉义大地震之后倒塌损坏,黎明国小的校舍却毫发无伤。究竟黎明国小的防震秘诀是什么?老校工廖宪明带着我们走进地下室一探究竟。

 地下蓄水池的设计可以缓冲地震的能量,更重要的是地基的设计采用筏式基础,也就是结合地梁及地下室墙体,将建筑物所有墙柱的载重传布于地基底层。当地震来时,屋子就像粘在地基上,随着地基一起摇动。

除了筏式基础外,黎明国小ㄇ字型的建筑、双肩走廊的设计,柱子特别多,结构更为稳重,而墙与柱子的接触面也保留2.5公分的空隙,避免地震时短柱现象的发生。有了这座防震校舍之后,居住在断层带的村民等于多了一个地震时的庇护所。

921之后,黎明国小防震校舍的名声不胫而走,许多灾区学校在重建时,都将黎明国小的设计当作典范,位于草岭潭附近的丰山国小,在921时校舍全毁重建后的校舍除了沿袭筏式基础与多梁柱的设计外,更高规格地从日本引进了建筑专用的"隔震器"。

日本经过1995年阪神地震的教训后,积极发展建筑物防震的技术。隔绝地震灾害、降低地震能量对建物威胁的隔震器成为研究重点。从日本免震协会的实验证明,有了隔震器装置的阻隔,建物摇晃程度明显降低,也能减少室内摆设倾倒掉落的危险。日本目前已经有四千栋左右的建物装置隔震器,台湾目前也有将近40栋私有或公共建筑装设,测试效果对于隔震相当有帮助。

为了更准确的调查出建筑的防震能力,从2005年7月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开始进行学校校舍耐震评估的现地试验,第一阶段试验在云林口湖国小。研究人员利用即将改建的校舍,比较各种不同的建物补强法之间耐震能力的差异。

2006年8月,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在桃园瑞埔国小展开更大规模的试验。其中的"拟动态试验"是全世界第一次在室外模拟地震来临时校舍结构反应的大型实验,透过电脑可以即时展示RC校舍在各种震度时的反应与耐震能力。这样大规模的试验目的只有一个---更精确的诊断并且改善学校校舍的耐震能力。

早期兴建的学校校舍极少考虑耐震问题,以致于目前全台湾国中小学校舍的耐震能力普遍不足,有上千间的老旧教室在强震来临时有倒塌损坏之虞,对于学校师生的安全形成潜在的威胁。其实一栋好的建筑,能在地震发生的时候,成为人们的屏障,从过去地震的伤痛中,我们学到了教训,也是未来为设计新建筑,体检旧建筑的重要参考。

本文留言

作者岱屏、王晴玲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