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达赖喇嘛的消沉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联合报道译者/何黎

达赖喇嘛一向以乐观与微笑的形象著称,在与国际媒体的会晤中,他时常会迸发出一阵阵富有感染力的笑声。最近,为争取对西藏事业的支持,达赖喇嘛出访欧洲。然而,在他最近的行程中,当他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我们发现,这位72岁高龄的诺贝尔奖得主对于600万藏人的境遇,表现出的是一种抑制的、近乎消沉的心情。

在本报45分钟的采访中(采访地点位于诺丁汉赛马场旁边的一所酒店,与他在印度北部的流亡居所相比,这里肯定就像是另外的一个世界),达赖喇嘛流露出一种与日俱增的无奈和挫折感。他表示,自己以和平方式寻求西藏自治的承诺,正失去年轻一代藏人的支持。他在采访中表示:"我不再在意自己是否正在失去影响力。"

然后,当我们问及达赖喇嘛如何看待故乡前途时--自1959年以来他一直没有回过西藏,身着紫红色袈裟长袍的他耸了耸肩。"我真的感到很无助,就是这样,我尽了最大努力。半个世纪以来,我一直无家可归,只有一个目标。我通过道德诉求来帮助西藏人民的做法是不是已经失败了?行啊,就算它失败了吧。可我还是一位佛教徒。与普通政客相比,我的想法略有不同。"

在这些艰难的日子里,这种无助感可以理解。然而,2008年应该给他提供了重要的机遇,让他可以从中国政府获得西藏更大自治权的切实承诺。中国政府决心在今年夏天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许多藏人曾以为,这可以对中国政府构成压力,迫使其做出让步。

然而,至少已造成6万人丧生的一场大地震,让中国在一夜之间从"恶徒"转变为受害者,令国际社会对西藏的同情渐趋枯竭。自3月份的拉萨骚乱爆发以来,中国招致了如潮的批评。

达赖喇嘛承认这一点:"当然了,一开始,人们对这次大规模地震的受害者表示出更多的关注。"

但他仍然坚信,西藏问题现在被逐步边缘化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拒绝让外界见证对人权的镇压。

"正在进行(对僧侣的)再教育,这是很显然的事情。有些地方有人被捕。这也是我为什么经常向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表示:'请让更多的人到那里去,让他们自己看看发生了什么。'"

达赖喇嘛抓住了一线希望。中国政府决心在奥运临近期间保持西藏的稳定,因此同意下月与达赖喇嘛的代表商谈西藏地区的未来。当然,达赖喇嘛对中国政府的动机表示怀疑。他问道:"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奥运,还是要解决西藏的实际局势?我不知道。"

不过,达赖有一系列要求,首先是对拉萨骚乱中被捕的示威者进行公正审判。至于西藏的政治解决方案,他坚称自己并未追求西藏的完全独立,而只是"切实可行的自治"(realistic autonomy)。他还暗示,他要求的不是在以往幅员更为辽阔的所谓"历史上的西藏"进行自治,而只是目前的"西藏自治区"。

但他坚持认为,无论藏人居住在哪里,中国都必须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利。"我们寻求的是真正落实(藏族)少数民族的权利,他们正面临文化和语言的灭绝,我们在为所有这些人而努力。"

无论下个月的谈判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达赖喇嘛与中国领导人之间的关系仍会高度紧张。不过,达赖喇嘛对中国国家主席和总理谨慎保守的路线表示理解。

他表示:"我对胡锦涛和温家宝表示同情。他们管理着10多亿人口的国家,要面临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的伤痕仍然存在,另一代人身上又经历了天安门事件造成的创伤,腐败现象很多。"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国家。旧传统遭到严重摧残,马克思主义已然失败。因此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所以,中国领导人更加谨小慎微。这很实际,也可以理解。"

然而,达赖喇嘛毫不掩饰中国侮辱性的激烈言辞给他造成的伤害。"如果有一些中国官员觉得,把我称为'魔鬼'或'穿袈裟的豺狼'是合适的,这没有什么。可是中国成百上千万纯真的年轻人呢?如果他们真的觉得达赖喇嘛是个魔鬼,我会感到挺难过。"

本文留言

作者译者 何黎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