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参与会议的北极五国为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丹麦和挪威。在这五国之中,俄罗斯濒临北极地带的海岸线最长,从位于俄罗斯─芬兰边界的莫曼斯克,跨越西伯利亚,再延伸至划分阿拉斯加与俄罗斯的白令海峡。仅次于俄罗斯的则是加拿大,再次者为丹麦,美国只有阿拉斯加北部海岸线是濒临北极海,挪威仅有濒临巴伦支海的海岸线位于北极圈内。
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认定,沿岸国家对海底资源的开采权限定在离岸200海浬的经济海域之内,若能证明海床为该国土地的一部分,经济海域即可向外扩展。北极海周边国家为了要掌控海床下藏量丰富的原油、天然气和矿产,唯一可行之道就是设法证明北极海底的土地与本国大陆是一脉相连。
位于北极海底的罗蒙诺索夫海岭(Lomonosov Ridge)绵延2000公里,由格陵兰北方的加拿大-丹麦交界处海域向北延伸,穿越北极点,并且横跨北极海,直至西伯利亚海岸。俄罗斯、加拿大和丹麦三国的研究人员都在海底进行研究搜证,也都宣称掌握了本国大陆与罗蒙诺索夫海岭相连的科学证据,因而异口同声主张罗蒙诺索夫海岭为本国领土的延伸。
去年夏天,俄罗斯片面宣布面积广达119万1千平方公里的北极海床为其领土,并派遣小型潜艇至北极点下的海底插旗宣示主权,企图吓阻其他国家不得将领土主权推展至跨越北极点,因而引爆北极圈的主权争议,情势剑拔弩张。
一年之后,加拿大针对罗蒙诺索夫海岭所做的研究发现,这一大片海底土地与加拿大的关系密切,并已掌握确实证据显示是由北美大陆延伸出去,位于北极点下的海床可能也是属于加拿大的主权范围。加拿大已经打算把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学术期刊上,以昭公信;并且准备宣布加拿大对北极海床的主权范围广达18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加拿大三个草原省的面积总和。
在丹麦方面,则因格陵兰为其属地,经海底探测研究后声称也握有罗蒙诺索夫海岭与格陵兰相连的证据,因此主张罗蒙诺索夫海岭以东、靠近格陵兰的部分为其主权范围。而美国虽然有阿拉斯加州濒临北极海岸,但因美国国会至今拒绝通过该项海洋法公约,根本无法提出主权主张。至于挪威因国力与北极领土范围相对居于弱势,故一再呼吁交由联合国和平处理争议。
因此,所谓"北极五国集团"的主权争议其实是集中于俄罗斯、加拿大和丹麦这三个国家,而这三国所主张的主权范围则是互有重叠,其中又以加拿大与俄罗斯二者的重叠面积最大,势必成为未来的争议焦点。目前的协议是相关国家必须在2013年之前将有关事证递交联合国,由联合国来进行主权认定。但在各国充分掌握科学事证的情况下,重叠的海域如何划分将非科学方法可以决定,政治角力才是重点。
鉴于北极地区的丰富资源与重要战略地位,美国绝对无法容忍俄罗斯在该地区掌握优势。但碍于美国国会迟迟未通过海洋法公约,北极资源争夺战发展至今,美国其实是无权插手,甚至未来在谈判桌上也欠缺发言立场。由于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签有"安全暨繁荣伙伴协定",有条件允许美国将其主权推展至加拿大领土,当然也包括北极地区,所以此刻最可行的策略就是透过加拿大来掌控北极主权。
加拿大在这场北极主权之争中的角色因此显得很微妙。尽管加拿大政府一再宣示捍卫主权的决心,但面对强势霸道的俄罗斯,加拿大是否有实力及勇气与其周旋到底?而加拿大若要与俄罗斯对抗,势必要取得美国的奥援,未来加拿大所能掌握的北极资源必然也将与美国分享。加拿大政府现在不惜投下巨资建造舰队、设立海军基地等等努力,未来是否会沦为只不过是美国代理人的角色?
此一情势让许多捍卫加拿大主权人士唏嘘不已。因为早在1980年代,当时的保守党政府就计画兴建一艘全球最大的破冰船,那本是对北极主权最具体的宣示与象征。无奈此一计画却因联邦预算削减、反对党质疑其经济效益,以及政治人物错估北极情势而胎死腹中,以致于加国如今在北极主权争夺战中居于守势。政治人物缺乏维护国家利益的道德勇气,只顾及眼前的选举成败,其后遗症在二十余年后显现出来。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北极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