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制鞋业 每年倒200家
曾经被誉为是「世界鞋都」的东莞,过去在台商帮助下,经历过一段辉煌岁月。然而如今在内外环境转趋恶劣的煎迫下,当前东莞制鞋业者正遭逢寒冬期,每年有2、300家工厂关门大吉,就连台商也无法幸免于难。谈到东莞制鞋业者当前的处境,东莞松江鞋材厂总经理柏再骏很无奈的说:「作为鞋厂的老板,压力越来越大了。从去年到现在,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多种因素使得鞋厂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
在东莞,与柏再骏面临同样困境的鞋企老板不在少数。拥有600多名员工的东莞樟木头贝家鞋业董事长王伟指出,东莞不少中小型鞋企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些实力较弱的鞋企已悄然倒闭。
根据「南方日报」报导,当前东莞正大力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众多制鞋业老板们正面临着留下或离开的痛苦抉择,近年来每年均有2、300家业者倒闭离开市场。
不少鞋企老板坦言,在面临的诸多挑战中,新「劳动合同法」的打击不小。该法使得企业雇工成本普遍增加8%以上,一些企业感到经营前景黯淡,干脆关闭走人。
柏再骏说:「若按照规定,每月起码要支付给每名普通工人2,000多元。企业要么转型,要么倒闭,做低端产品的企业是没办法撑过去的。」
一名东莞制鞋业台商则表示,去年10月以来,东莞制鞋、家具等传统企业出现大量撤出,更有甚者,仅2007年前三季,东莞就有数百家鞋厂倒闭,其中不乏台资业者。
倒闭潮当中,最让东莞鞋企业者感到震撼的标志性事件,莫过于台资企业常登鞋厂的倒闭。
2007年12月20日,位于东城主山管理区大塘头村,拥有近4,000名员工的台商常登鞋业有限公司宣布停止经营,随后为员工支付了4,000多万元人民币的经济补偿金,此事在当地同业间引起轩然大波,更引发其它业者倒闭的后续效应。
而根据东莞市外经贸局等有关部门展开的调查显示,去年东莞有200多家台资企业终止了合同,其中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集中在制鞋、五金、纺织、家具等行业。终止合同的原因包括合同正常到期、「三来一补」转「三资」企业、经营不下去等。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