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为什么中国的奶都不能喝
这一次毒奶粉事件大家把矛头都对准了三鹿公司,认为三鹿公司故意把三聚氰胺加到奶粉中欺骗消费者。但是我们细想一下,这样的推论有点不合常理。三鹿是中国的乳业巨头,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一旦被发现公司一定破产,这种事情不值得做。那么到底是谁将三聚氰胺放入奶粉中的呢,我认为最大的可能就是奶农。
我国现在的牛奶生产是采用的"公司+奶农"模式,包括"公司+基地+奶农"或"公司+协会+奶农"其实质是一样的,都是农户饲养奶牛,然后将牛奶卖给乳品厂。
前些年,我国乳业高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奶源缺乏,很多乳业公司为了鼓励农民养牛,跟农民签订了收购合同。由于收购价格高,养奶牛是一件很赚钱的事情。很多农民看到养奶牛有利可图,纷纷加入了奶牛饲养的行业,有的甚至不惜到处借债买奶牛。
但是,随着奶牛的饲养数量的加大,牛奶的生产出现了过剩的情况。乳业公司这个时候也开始对农民挑三拣四,在收购中压级压价,甚至单方面撕毁合同。而且近些年由于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饲养成本上升,但是同时牛奶的收购价格增长缓慢,农民养奶牛出现了亏损。农民为了避免亏损,就开始在牛奶中兑水。但是兑水后会造成牛奶品质下降,证明牛奶品质的最重要的指标是蛋白质含量。我国现在检测蛋白质含量的方式是凯氏定氮法,也就是通过检测牛奶中氮的含量来反推蛋白质的含量。
如果在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等这样一些高氮化合物,就可以显著地提高牛奶的检测结果。为了能够在检测中达标,农民就开始在牛奶中添加如尿素、三聚氰胺等来欺骗乳业公司,从而使乳业公司在收购的牛奶中就含有大量的三聚氰胺,结果造成乳业公司销售的产品中含有有毒物质。
但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牛奶业没有出现中国这样的问题呢?
发达国家乳业经营的基本模式为"合作社+公司+农户",这与我国的"公司+农户"模式存在着本质区别。我国的"公司+农户"模式,公司与农户之间基本是一种买卖关系,公司与农户之间没有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甚至有时存在经济利益纷争,彼此之间缺乏诚信与关爱。
国外的"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是养殖奶牛的农户联合起来办合作社,合作社再办乳品加工企业,合作社是公司的所有者,农户是合作社的股东,因此,农户也是公司的所有者,公司经营的好坏与农户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年末农民可以享受分红,农民一定不会做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这种模式在欧美国家已有100多年历史,被证明是一种成熟而且可靠的模式。
所以说,这次有毒奶粉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这种"公司+农户"的牛奶经营模式的不合理。这次是三鹿出问题了,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三鹿的问题,中国的其他的乳业公司一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是没有被发现罢了。
这次事件对中国的乳业会造成一次致命的打击,中国的乳业公司也应该好好进行反思,让中国人真正喝上放心的奶。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告诉